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特拉津(Atrazine, ATZ)是一种三嗪类除草剂,适用于玉米、高梁等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ATZ使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其在环境中的残留期长,并存在生物毒性,对生物体的内分泌平衡产生影响,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同时,ATZ的脱烷基化产物脱乙基阿特拉津(DEA)和脱异丙基阿特拉津(DIA)与ATZ有相似毒性。ATZ的水解代谢产物2-羟基阿特拉津(OHA)易造成肾结石、肾炎。阿特拉津带来的生态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国内阿特拉津及产物的环境暴露数据缺乏,生态风险评估研究少。本研究在典型农业区中进行阿特拉津污染识别及风险评估。本文联合QuEChERS前处理技术(外标法)和HPLC测试技术,建立了降解实验土壤中ATZ及其代谢产物提取分析方法;联合QuEChERS(内标法)和HPLC-MS/MS测试技术建立土壤和沉积物的提取分析方法;联合SPE前处理技术和HPLC-MS/MS测试技术,建立了水样的提取分析方法。研究了ATZ分别在五处土壤中的降解过程,通过考察降解一级动力学,比较ATZ在不同土壤中的转化活性和主要产物。采集了典型农业区中水、土壤和沉积物样品,检测ATZ及其代谢产物在环境中的残留水平,尝试分析ATZ及其代谢产物在环境中时间、空间和多介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水、土和沉积物中污染物组成的相似性分析及水库与三个入库口水中组成的相似性分析,识别各处的主要污染输入。通过分析通过收集ATZ的毒性数据,进一步采用危害商值法(HQs)评估ATZ及其氯代产物在典型农业区的生态风险,筛选出污染输入的关键区域并提出建议。实验结果表明,在非灭菌的土壤中,阿特拉津的降解速率常数k为:k玉米田A2(0.404d-1)>k玉米田A1(0.339 d-1)>k河床(0.282 d。1)>k池塘(0.274 d-1)>k沟渠(0.107 d-1);在灭菌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常数k为:K河床(0.358 d。1)>k池塘(0.188 d-1)>>K玉米田A2(0.048d-1)≈k沟渠(0.047 d。1)≈k玉米田Al(0.041 d-1)。玉米田、河床和池塘的土壤降解能力强,沟渠的能力最弱。主要代谢产物为OHA。用药期,河流当中ATZ及其代谢产物的总残留浓度(TTR)平均浓度高达2.081μg/L,水库内浓度为1.174μg/L。用药后两个月,社河、苏子河、浑河流域和水库的TTR分别是用药期的25.6%、35.6%、30.6%和55.9%。用药后四个月,社河、苏子河、浑河流域和水库的TTR是用药期的9.36%、23.4%、18.1%和56.5%。进行水、土和沉积物中ATZ及其产物的组成相似性分析,初步识别出各个采样点水中的主要污染输入,以及进行水库与三个入库口的组成相似性分析,判断苏子河为主要污染输入河流。采用危害商值法(HQs)评估ATZ及其氯代产物的环境生态风险。结果显示,除章党铁路桥用药后四个月外,其他所有点整个时期HQ值(绿藻)均远远大于1,表明环境水体中ATZ及其氯代产物在整个时期内对绿藻产生极大的生态风险。在整个采样时期内,残留浓度C>0.1μg/L的占98.6%,表明对蛙类的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通过生态风险评估,筛选出社河流域的腰堡水库、苏子河流域的古楼大桥,以及浑河支流的章党铁路桥等高生态风险采样点,结合污染来源分析及降解实验,对高风险样点提出阻隔农田污染输入和沉积物污染修复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