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庆活动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新形态,不仅能塑造区域旅游品牌,提升举办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而且能够促进当地的对外经贸合作,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因此,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节庆之风在中华人地上越刮越热。
泰山国际登山节于1987年由泰安市政府牵头举办,旨在提升泰山的形象,发展泰安的经济,其主题思想为“旅游盛会、经贸长廊、竞技摇篮、绚丽舞台”。到现在为止,已经举行了23届。泰山作为中华五岳之首,它不但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山中数不清的碑文石刻和肇画雕塑是中华文化库中的瑰宝,是首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风景区。但是二十多年来,虽然政府花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和精力,但泰山国际登山节的形象和名气提升缓慢,泰山的形象也止步于雄壮、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而已,无法再有新的突破,更无法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给世人留下深刻地印象,并抓住他们的眼球,勾起他们的旅游欲望。
当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以视觉识别系统(Ⅵ)的相关知识作为理论基础,从客体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查阅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基本要素系统和应用要素系统展开较为详细的讨论。问卷共发出300份,收回227份,其中有效问卷216份,回收率为75.7%,有效率为72%,采用随机抽样法进行调查,调查形式为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通过统计与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泰山国际登山节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基本要素不全、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其中标志和吉祥物形象老化、脱离时代,无法体现深厚的泰山文化和泰山国际登山节这一现代体育类节庆活动的宗旨。
第二,泰山国际登山节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应用要素系统非常不完善,以至于社会人众对其视觉识别的基本要素识别率很低。
第三,泰山国际登山节在视觉识别系统形象上定位模糊,这对节庆本身的品牌形象和泰山的旅游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根据以上不足,本研究结合实际,在遵循Ⅵ各要素塑造原则的基础上,试着对泰山国际登山节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基本要素系统和应用要素系统中的部分进行了重迥。希望本研究在丰富地方节庆视觉识别形象实证研究的同时,能为泰山国际登山节和泰山旅游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实证的角度对地方节庆活动——泰山国际登山节视觉形象的初步构建做了较深入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和扩大组织形象应用的内容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