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7年《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发表到2006年《兄弟》的面世,余华的小说创作始终体现出对存在问题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对死亡的反复谈论和深刻思考构成了余华小说的独特风格,由此形成的死亡主题也成为小说创作的核心。虽然小说的死亡主题为研究者津津乐道,但是迄今为止仍然不够系统,特别是从哲学美学角度展开的研究还很有限。本论文以余华小说中大量的死亡书写以及与死亡密切相关的苦难书写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试图从文学意蕴、哲学叩问、文本嬗变三个方面考察余华小说的死亡主题,大体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意图,同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并对论文框架做了简要介绍。
第一章分析余华小说死亡主题的文学意蕴。余华的生活经历形成了他的死亡意识,产生了大量的死亡书写,而苦难书写作为死亡书写的补充,共同表现了小说的死亡主题。
第二章阐释余华小说死亡主题的哲学内涵。在死亡主题的文学表现基础上,余华小说体现了对死亡主题的哲学思辩,即对生与死的对立统一性进行了分析,显示了对死亡本质的理解和对生存价值的追问。
第三章探讨余华小说死亡主题的文本嬗变。余华小说的死亡主题主要经历了两个变化过程:以人物为主线,死亡主题发生了从肉体之死走向精神之死的变化;以情感为主线,死亡主题发生了从冷酷无情走向温情脉脉的变化。
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明余华小说中反映出的关于死亡问题的认识,蕴涵着作家的生存哲学和生命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