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基复合絮凝剂的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et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絮凝剂是重要的水处理材料。国内外主要使用铝盐和铁盐絮凝剂。由于铝盐絮凝剂效率较低且存在环境问题,铁盐存在严重的腐蚀性。因此,目前世界上絮凝剂的研究主要向着高效低耗、安全无害、无二次污染的方向发展,而复合絮凝剂被认为是未来絮凝剂的发展方向之一。本研究利用硫酸锌等为原料,研究了絮凝效果好、能部分取代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无毒及安全无害化的锌基复合絮凝剂的制备与絮凝作用机理,为应用锌基絮凝剂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努力。主要研究内容有: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硅酸锌(PZSS)的研究;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锌基淀粉改性物(Zn-CSM)的研究;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锌基聚丙烯酰胺(H-ZnPAM)的研究。这些均包括了制备、絮凝机理、絮凝效果的研究及水处理应用试验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制备了聚硅酸锌(PZSS)。研究结果表明:SiO2含量为1.3%~2.2%,Zn/Si摩尔比为1.0~2.0,PZSS的pH值为1.5~2.0,硅酸活化时间在l~2h,可获得絮凝性能优良且稳定性较好的絮凝剂。在絮凝作用机理的研究方面,利用微电泳等技术探索了PZSS的絮凝作用机理,揭示了絮凝作用的优势形态,为絮凝剂的研制开发提供了依据。通过研究聚合硅酸(PSA)及PZSS的pH变化等规律发现:在制备初期,PZSS并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而是存在一个相互作用、自行调整聚合的过程,表现在其pH值存在一个变化过程。IR、X-射线衍射以及TEM等研究表明:PZSS不是Zn2+、PSA的混合,而是复合。PZSS的聚合形态结构取决于SiO2含量、Zn/Si摩尔比、聚合时间、pH值等的大小。PZSS体系中的硅酸、聚硅酸、锌羟基、硅羟基等各成分间存在着相互作用。Zn2+与共存的PSA起螯合(络合)反应生成锌硅聚合物。锌与硅酸的络合作用,以及高分子量的PSA有较强的吸附架桥功能,有利于增强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对PZSS中硅的形态分布与转化规律,通过Si-Mo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表明:pH值(0.8)较低时,陈化一定时间后,在PZSS中的PSA主要是高聚体或凝胶态(Sic);pH值(1.5, 2.0)较高时,陈化一定时间后,PZSS中的PSA中聚体(Sib)含量比低pH值(0.8)时要高。通过絮凝性能研究得出:PZSS在pH值为1.5和2.0时絮凝效果比低pH值(0.8)时更好,由此证明,PZSS中PSA的优势絮凝形态为中聚体(Sib)。ζ电位研究表明:PZSS的电荷特性受pH值、SiO2含量及Zn/Si摩尔比等因素影响。PZSS的电中和作用不太显著,其絮凝作用机理,表现出较明显的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特征。(2)采用ZnSO4·7H2O与有机阳离子改性淀粉合成了锌基淀粉改性絮凝剂(Zn-CSM)。通过正交对比实验等,获得了制备Zn-CSM的最佳工艺条件:①环氧氯丙烷与二甲胺摩尔比为1.5:1,反应温度选择为65~70℃,反应时间3h,交联剂为乙二胺,合成阳离子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CF);②用NaOH预胶化淀粉,再利用CF对预胶化淀粉淀粉进行改性,制得阳离子改性淀粉(CSM):NaOH加量为淀粉干基的4%,预胶化温度为65℃,预胶化时间为2h,CF与改性淀粉有效质量比为1.8:1,接枝温度50℃,反应时间为2h;③利用硫酸锌与CSM合成了Zn-CSM:调整CSM的pH值为5.0左右,硫酸锌与CSM的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45℃,聚合反应时间3h。由絮凝试验及TEM可知:Zn-CSM的最佳絮凝pH范围为6.0~9.0,最佳絮凝形态是产生Zn(OH)42-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合成带正电的锌基高聚物。综合分析表明,其优异的絮凝性能是由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决定的,是电性中和与吸附架桥、网捕卷扫协同作用的结果。(3)基于对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的系统研究,本课题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氢氧化锌-聚丙烯酰胺离子键型杂化絮凝剂(H-ZnPAM)。通过IR、粘度、电导、TEM和TGA等手段对H-ZnPAM进行了表征,表明得到的H-ZnPAM是离子键结合的杂化PAM。并系统考察了氢氧化锌的粒径、用量等因素对原位聚合的影响:在原位聚合的过程中,随着氢氧化锌颗粒粒径和用量的增大,H-ZnPAM的特性粘数均呈现先升高而后下降的趋势。采用粘度法对H-ZnPAM的稀溶液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表明在稀溶液状态下,与纯PAM不同,H-ZnPAM的粘度行为偏离Huggins方程。即H-ZnPAM的ηsp/C~C曲线呈向下转折。并研究了H-ZnPAM的特性粘数(分子量)、无机物粒径和无机物用量等因素对稀溶液粘度偏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ηsp/C~C曲线开始下折时的浓度Cη,随H-ZnPAM中无机物粒径和用量增加而增大,随H-ZnPAM特性粘数(分子量)的升高而降低。采用电导法研究了H-ZnPAM在稀溶液中的电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H-ZnPAM的K~C关系曲线呈非线性行为,存在转折似平台现象。定义K~C曲线开始呈平台下折时的浓度为CK,则H-ZnPAM的特性粘数(分子量)、无机物粒径和用量等因素对CK的影响规律类同于对Cη值的影响规律。应用高分子溶液的团簇理论研究了杂化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稀溶液中高分子链团簇的形成是产生最佳絮凝的必要条件。絮凝剂H-ZnPAM的杂化结构既有利于发挥无机絮凝剂的电中和、吸附及有机絮凝剂的架桥作用,又有利于聚合物链团簇的形成。研究表明,高分子絮凝剂最佳加量(Cod)与高分子稀溶液动态接触浓度(CS)和硅藻土悬浮液浓度(CSS)之间存在线性依赖关系,即Cod=5.8×10-2·(CS·CSS)0.5-4.1,揭示了高分子稀溶液分子链的聚集状态与絮凝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4)将锌基絮凝剂应用于实际稠油废水和含油污泥。锌基絮凝剂对实际稠油废水比传统絮凝剂PAC、PFS等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其中以杂化絮凝剂具有最低加量和较好的絮凝效果,杂化絮凝剂形成的絮体密实且具有较高的抗剪切性能。将锌基絮凝剂用于稠油废水的絮凝处理,与过滤等结合后,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回用于热采注汽锅炉的要求。对含油污泥絮凝脱水实验中,经絮凝脱水后,H-ZnPAM及PZSS絮凝的污泥比阻抗最低,热值提高为原来的40倍,污泥密实,成型容易,剥离性能好,能够更有效焚烧,节省了处理成本。可以预见,锌基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针对红斑狼疮患者行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到我院风湿免疫科接受治疗的红斑狼疮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
电力机车在完成组装后需要做一系列的例行试验来验证机车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文中论述了通过滚动试验台代替传统的机车试运线路来验证机车性能的一种方法,解决了试运线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本文根据新西兰梅西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法的学习过程结合新西兰梅西大学不同的课程教学活动,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平台、评价体系”等视角,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新西兰梅
目前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主要基于地面布点采样的物理或化学分析测量的方法进行,这种离散性、瞬时性、局地性的监测手段缺乏时空上的连续性,很难全面、动态的反演试验区重
人民的生活水准日益提高,但是健康问题也愈来愈多,慢性最损害人体的就是脾胃病,"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健康策略,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取得良好效
目的探讨中风始发态中医证候与血浆脑肠肽CCK(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急性脑出血或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72 h)患者采用RIA法检测血浆CCK-8水平,根据中医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传统农业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通过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以增长粮食产量,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