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下的美术思想演变研究(1840-1949)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maoht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学术界明确地在中国出现"美术史"这个西方的概念,是在20世纪之后。晚清民国时期的美术思想史,直接孕育着中国现代艺术制度的雏形,本文从20世纪初期中国的美术思想上的"中西论争"展开研究。实际上,这种思想的碰撞,从清朝末年发轫,至民国渐入高潮,甚至延续至今天,仍然余音未绝。从20世纪初期起,诸多的美术家和学者,纷纷站在不同的立场来寻求中国美术变革的路径,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美术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深刻地影响当下中国美术发展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通过对近现代美术史上美术思想形成诸多因素的梳理,可以解决当前美术评论界的方法论原则问题,最终可以给当代画家提供一个历史性的参照。鸦片战争是西方世界给予古老东方的最大冲击。当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时,西方列强的坚船巨炮的侵入,也带来了西方文化的迅速传播,由此,中国传统的审美的根基便不再牢固。随着整个社会价值系统发生深刻变革,审美原则自然就成了能体现社会变革的敏感因素。应该说,对于近代中国美术而言,尤其对美术思想而言,"美术"这一西方概念的引入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它标志着以美术为突破点,中西方的文化不仅其表层的民族差异性已经开始被打破,也界定出了当时中国与西方社会还有更为深刻的社会发展的本质上的差距,这种差异,其实也就是中世纪与近代的时代差距。在古代的东方,本来没有与西方的Art相对应的概念。比如中国只有书学和画学,可以纳入美术的范畴。其他的诸如建筑、雕刻、工艺美术等都是匠人的事。所以,当西方的"美术"一词传入时,大多数人以为美术是西方之技术,为西方所独具,而在东方没有。综观晚清民国艺术家和理论家的论述所持有的艺术观,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更加关注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进而将其工具化于政治需求,却忽视了艺术本身的价值。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的引入,中国学术界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愈演愈烈,当然传统美术思想、美术观念也被囊括在内。众多的美术留(游)学生前往西方,大多寻求的也是"美术"这种西方的"技术"。他们的归来,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的最直接的刺激和贡献就是中国新兴美术教育的肇兴。当时的中国,面对西方文化的浸入,尽管其姿态主动、被动各异,但终究无法回避,都将直面于这个历史机遇的必然选择,这种机遇的突然到来,也把晚清教育改革尤其美术教育改革提到了亟需解决的历史位置。新型的国立高等美术院校的异军突起,代表着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和美术教育结构的完善。而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乃至美术发展进程产生最深远影响的是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当然也包括他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大力倡导支持。蔡元培倡导将美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主体,从而陶冶人们的性情与品格。他认为美育促使人性的解放并象征自由和进步,这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确立于现代教育体系地位的表现。蔡元培、徐悲鸿、林风眠,是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思想影响最大的三个关键人物,他们三人的教育主张,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勾画了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整体框架。五四运动的深刻影响,引发了中国文化思想的全方面激荡变革。中国传统绘画在西洋绘画传入后,面临观念被冲击与变革的窘境。中国绘画的发展趋向与变革之路,一直是清末民初,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面临和解决的必然问题,"美术革命"迫在眉睫。而通过对吕澂和陈独秀"美术革命"观点的考察来看,五四时期的所谓美术革命,其实并非是艺术的单纯革命,而是融于时代思想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思想变革。这种美术思想革故鼎新的疾声呼吁,至1927年以后,革命的文学运动已发展形成了磅礴之势,美术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和启示,无产阶级意识开始在部分美术家的思想中确立起来,伴随着世界左翼文艺的大潮,在中国,随之而酿成了左翼美术运动。作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前身的时代美术社,是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的成立的萌芽与基础。而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的成立,也一样可以看作是中国共产党对艺术群体进行直接组织与领导的起步。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在为艺术家提供平台的同时,关注对艺术群体的指导。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合法性身份的认可,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美术这种文艺形式在斗争中的作用的重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后期,社团美术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鲁迅在版画技术方面的指导,更离不开鲁迅在艺术思想方面的引导。鲁迅将中国共产党文艺大众化的指导思想,实践于对新兴版画的指导,从而具体地支持了左翼美术运动的发展。应该说,因鲁迅的文化远见而所倡导并关心支持的现代新兴木刻运动,在艺术思想与入世实践上取得了超越功利的成就,这被后人一直推崇为现代美术创作的实践典范。1938年2月,由毛泽东领衔,与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扬等人联名发出宣告延安鲁艺成立的《创立缘起》,接下来4月份,又发布了《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宣言》。延安鲁艺在创立之初首先就是为了"服务于抗战,服务于这艰苦的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培养抗战急需的大批的文艺干部,另一方面也在为"创造新中国的艺术"做准备。以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标志,美术的西方外来写实主义形式开始和中国共产党政治宣传内容得以结合,并明确演化成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文艺模式。中国共产党倡导美术与政治相结合,以美术来唤起人们的斗争精神,这是这一时期美术批评的共同价值取向。作为革命宣传的工具,选择写实主义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发展的必然。在强调写实的前提下,延安解放区美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毛泽东文艺思想作为指导,逐步树立了革命现实主义文艺观。依据毛泽东强调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指导思想,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针在鲁艺得到了彻底落实,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这一文艺教育方针也更加明确化,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也未被动摇。
其他文献
本文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从及物性、转换和情态三方面对英美五大主要报纸对于上海世博会报道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指出新闻标题反映媒体的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郑州市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会员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到商业健身俱乐部参加锻炼的会员主要集中在26~35岁
对大别山、桐柏山,嵩山、伏牛山及太行山区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采集植物标本。从中筛选出野生花卉674种(包括变种和变型)、隶属108科、284属。其中,蕨美植物
本文从技术变迁的视角来研究城市化,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分析技术变迁对城市化的作用机制,探索在技术变迁的推动下形成的城市化路径。首先从城市化的一般机理入手,不断深入
以江西梅岭野生花卉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线路调查法并采集植物相关标本,结合植物志等文献资料确定植物的种类。研究区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795种,隶属156科、421属。从中重点筛
12月20日下午,在教学科研综合楼A407会议室,来自诸暨13家科创企业与我校举行校企合作博士后推介交流会.本次活动由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和社会合作处主办.副校长徐金寿,社合处
官僚制组织的沟通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而且沟通的顺畅与否涉及到组织能否正确地做决策,组织合作能否顺利进行。官僚制组织的沟通强调的是正式沟通、纵向沟通和内部沟通,这是
教师课堂倾听是师生良好沟通关系得以建立的桥梁,以高质量的教师课堂倾听来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学生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教师通过课堂倾听既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走进学
本文从姓名的表现形式、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等三个角度对汉英姓名文化作了初步对比分析。这些对比分析,证明汉英姓名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这都是与各自独特的社会、语言、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改变了城市的自然水文过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城市面临城市内涝、洪涝灾害的危险。本论文以海绵城市与城市生态廊道内涵与理论相结合作为基本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