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中老铁路建设的地缘战略价值,面对国际格局,研讨在国家互动中所持的地缘战略,从而做出相应的地缘政策。中老铁路的建设不仅是我国对外开放、进行跨国合作的一个项目,更是从战略角度而衍生出的一项地缘政策。为了发展好中国与小周边和大周边国家的关系,我国制定了大国地缘政策、周边地缘政策和区域地缘政策,以保持中国在多极化格局中的安全地位。地缘政治是指空间要素和政治权力要素的相互作用,涉及到国家间的互动关系和形成的政治效应。它反映了地理空间之上国家权力的博弈和均衡性发展,还反映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格局的变化。冷战结束之后,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各个国家积聚自身的战略力量,或者通过合作联盟壮大区域力量,国际格局不再是单极或者两极格局了,而是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朝着多极化、均衡化方向发展。本文包含绪论、中老铁路建设的地缘战略认知、中老铁路建设中的制度保护机制、中老铁路建设中的政治风险、中老铁路建设发展的前景五个部分,这五部分形成了本文的框架,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首先分析中国现代的战略设计,引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的建设发展情况,提出中老铁路建设的重要战略价值,这是本文的选题背景。然后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接着是研究综述,研究综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研究国内外关于地缘政治的研究综述,第二部分研究国内外关于地缘政治视角下中老铁路建设的研究综述。整篇文章采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来形成本文的大体框架。本文的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地缘政治学和地缘战略学的基础之上,以这两大理论作为研究中老铁路建设的理论渊源。本文的第一节包括三个部分:中老铁路建设的空间政治意义、中老铁路建设中“三权”的政治逻辑、中老铁路建设与国际政治权力结构的重塑。中老铁路的建设对双方都创造了巨大的地缘政治战略价值。老挝从陆锁国转化成陆联国,中老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带动东南亚经济的发展,减小东南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老铁路的建设涉及到路权、陆权与国家主权的政治逻辑,让渡部分的国家主权是全球化的要求,也是建立命运共同体的要求。中老铁路的建设是改变中老关系格局的载体,中老关系的重建使得亚太区域内的政治格局和国际政治格局都相应得发生了调整与改变。文章的第二节讲的是保护中老铁路顺利建设的制度机制。从认同机制、法律机制、组织机制、文化机制四个方面来探讨中老铁路建设中良好的制度环境。文章的第三节则从政治风险的角度分析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的类别和形成原因。文章的最后一节着重分析通过哪些路径来应对风险,解决问题,使中老铁路的建设顺利完成。中老铁路的建设不仅将会改变老挝封闭的经济状态,还会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形成中老柬经济走廊、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等,参与东南亚的地缘经济互动。另外在政治层面上,中老铁路的地缘政治价值辐射全球、亚太、周边三个层次。在全球地缘政治结构中,中老铁路的修建将会提升中老两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影响力,在亚太地缘政治结构中,中老铁路的修建将会建立区域性的经济合作关系,与亚太经济圈进行整合相融,在周边地缘政治结构中,提升“中华文化圈”对周边的辐射作用,顺利推进中国的周边战略,与老挝共同打造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