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散加减治疗甲型H1N1流感轻症(风热夹湿证)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bright_w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流感大流行给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治系统造成极大的压力。如何找到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方法,补充疫苗短缺和西医抗病毒治疗的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既往中医药在防控SARS和其它传染病中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本研究旨在通过中医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轻症临床观察,客观评价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轻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获得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轻症的科学依据。目的本课题以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银翘散加减治疗甲型H1N1流感(风热夹湿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甲型H1N1流感疾病特点,探索甲型H1N1流感轻症向危重症转化的危险因素,提供中医药早期干预甲型H1N1流感临床数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的方法,运用数据库及统计分析技术,通过计算样本含量,对2009年12月-2010年4月期间在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甲型HlN1流感疑似病人进行首诊、复诊登记。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1:1比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银翘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T淋巴细胞百分率、胸透等。通过对患者的症状评分、退热时间、咽拭子转阴率、并发症发生率、危重症发生率、理化指标等多方面综合评价中医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轻症(风热夹湿证)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两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和退热时间上均有统计学差异,中药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较西药对症组明显,退热时间较西药对症组短。2.咽拭子转阴:治疗1周后西药对症组咽拭子未转阴人数高于中药治疗组所占百分比,中药治疗组咽拭子转阴平均时间较西药对症组短,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3.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变化:两组治疗前T淋巴细胞水平均较正常下降,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水平恢复正常,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水平无统计学差异。4.相关炎症指标:西药对症组治疗前后WBC计数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两组治疗前后CRP、ESR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甲型H1N1流感轻症用纯中药治疗的总体疗效优于西药对症组,值得临床推广2.银翘散加减在改善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症状、缩短发热时间方面优于西药对症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且中药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3.多数甲型H1N1流感患者经西药退热、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亦有效,但有恶心呕吐、胃脘疼痛、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4.中药治疗组咽拭子转阴率高于西药对症组,咽拭子平均阴转时间短于西药对症组,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5.甲型H1N1流感轻症(风热夹湿证)T淋巴细胞水平与病程相关,疾病早期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下降,病情好转后T淋巴细胞水平可恢复正常,两种治疗方法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其他文献
中国是喜用油烹饪的国家,随着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的食用植物油数量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油脂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曾是我国主要食用油消费品种
由于受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产生疲软现象,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加上我国地方政府受1994年分税制改革影响,财政收入微薄,导致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所需
本文对影响建筑结构加固设计使用年限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对完善加固设计使用年限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与成年人相似,主要表现为周期性或非周期性下腹痛,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阻止病程进展、改善生存质量和保留生育功能的关键;腹腔镜检查和治疗是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好发于生育年龄,由于从发病到临床诊断往往需要历时数年或更长时间,因此,青春期EMT的实际发病率远高于临床诊断率。妊娠期EMT很少表现出临床症状
目的以“滋肾健脾”为主线,观察中药复方在肿瘤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方面的作用,以及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证实中医药在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
目的:观察正常组大鼠和哮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鼻黏膜和肠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及其mRNA表达以及大鼠肺泡灌洗液、鼻咽冲洗液和肠黏液上清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
“2008年全国电视频道覆盖及收视状况调查”结果于2008年11月19日在京揭晓。该项调查开始于1999年,已经连续进行了整整10年,由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策划执
<正>科学知识正在加速发展,技术变革正在加速推进。当今,终身学习对于事业成功和职位晋升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供应商、研究者、顾问兼作家,在过去的50年里,我一直积极参与
目的分析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普外科的腹部手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