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流感大流行给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治系统造成极大的压力。如何找到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方法,补充疫苗短缺和西医抗病毒治疗的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既往中医药在防控SARS和其它传染病中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本研究旨在通过中医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轻症临床观察,客观评价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轻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获得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轻症的科学依据。目的本课题以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银翘散加减治疗甲型H1N1流感(风热夹湿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甲型H1N1流感疾病特点,探索甲型H1N1流感轻症向危重症转化的危险因素,提供中医药早期干预甲型H1N1流感临床数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的方法,运用数据库及统计分析技术,通过计算样本含量,对2009年12月-2010年4月期间在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甲型HlN1流感疑似病人进行首诊、复诊登记。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1:1比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银翘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T淋巴细胞百分率、胸透等。通过对患者的症状评分、退热时间、咽拭子转阴率、并发症发生率、危重症发生率、理化指标等多方面综合评价中医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轻症(风热夹湿证)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两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和退热时间上均有统计学差异,中药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较西药对症组明显,退热时间较西药对症组短。2.咽拭子转阴:治疗1周后西药对症组咽拭子未转阴人数高于中药治疗组所占百分比,中药治疗组咽拭子转阴平均时间较西药对症组短,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3.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变化:两组治疗前T淋巴细胞水平均较正常下降,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水平恢复正常,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水平无统计学差异。4.相关炎症指标:西药对症组治疗前后WBC计数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两组治疗前后CRP、ESR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甲型H1N1流感轻症用纯中药治疗的总体疗效优于西药对症组,值得临床推广2.银翘散加减在改善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症状、缩短发热时间方面优于西药对症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且中药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3.多数甲型H1N1流感患者经西药退热、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亦有效,但有恶心呕吐、胃脘疼痛、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4.中药治疗组咽拭子转阴率高于西药对症组,咽拭子平均阴转时间短于西药对症组,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5.甲型H1N1流感轻症(风热夹湿证)T淋巴细胞水平与病程相关,疾病早期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下降,病情好转后T淋巴细胞水平可恢复正常,两种治疗方法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