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萌芽林生长特性及密度调控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n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广西南宁树木园的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索本园经营范围内各地区桉树人工林的生长差异,并研究不同砍伐月份以及不同留萌方式对桉树萌芽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各地区轮伐期(成熟林)桉树人工林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月生长状况差异极显著(p<0.01),各地桉树人工林的胸径、树高、蓄积生长均逐月增大,增长峰期主要出现在6~8月,低谷出现在11、12月、1月。2.采伐月份对各地区伐后萌芽条生长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伐后萌芽条的生长量大小在不同地区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营林区1-6月采伐的萌芽林6月龄萌芽条生长迅速,而7-12月采伐时6月龄萌芽条生长较差,各地区9月采伐时萌芽条树高生长量均最低,建议采伐月份以2~6月为佳。3.不同伐桩不同留萌数量对萌条成活率存在不同影响。①初植密度为111株/亩:留萌数越少,萌芽条越容易成活。第一次除萌半年后,萌芽条平均保存率为72.59%,不同留萌方式的萌芽条保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第2次除萌后,各小区萌芽条平均保存率为87.96%(与第2次除萌时保留株数比较)。②初植密度为83株/亩:平均伐根保存率为89.23%;首次除萌半年后,萌芽条平均保存率为76.45%;第2次除萌半年后,总体平均保存率为84.02%,比第一次除萌保存率高。4.不同留萌方式影响萌条的生长。除萌1年后,处理1(2株/伐桩)的树高生长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第2次除萌后,处理2(3株/伐桩)和处理3(4株/伐桩)树高生长量明显增大,树高生长与处理1差异变小,但仍以处理1最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留萌方式对树高生长的影响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5.两种初植密度的萌芽林其胸径变异系数均随留萌数量增多而变小,以处理1留萌的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量最高。初植密度为83株/亩的不同留萌方式对胸径生长的影响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初植密度为111株/亩不显著(p>0.05)。6.两种初植密度的平均单株材积均以处理1生长最好(0.05m3)。初植密度为83株/亩中不同留萌方式对平均单株材积的影响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初植密度为111株/亩的不显著(p>0.05)。
其他文献
一、基本案情    11月的一天晚上9时许,张某和几个朋友在一小饭店吃饭时与同在一个饭店醉酒的人李某发生纠纷并引起撕打,由于对方人多,张某趁机跑脱。后张某电话纠集薛某、连某、王某等多人赶到打架现场,薛某等人携带木棍、刀具等作案工具到现场后发现李某已醉酒不省人事躺在地上,张某遂指使薛某等人拦截一辆出租车,将李某抬到出租车上拉至郊区一偏僻地方,后又电话指示薛某等人对李某搜身。薛某等三人从李某身上搜走手
笔者自2004年2月~2005年2月自拟清热利咽汤配合中药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10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目的:对<针刺研究>的期刊学术水平作出客观评价.方法:用引文分析法对<针刺研究>杂志23期中学术性文章所引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刊引文自引率、引文语种中的外文比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事业单位面临着改革的新时期,如何让事业单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更好更快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单位领
2018年的机构改革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进行了改革,推行对市场“秩序监管”+“安全监管”的大市场综合监管,由市场监管部门统一承担包括食品安全监管在内的多项职能。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