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广西南宁树木园的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索本园经营范围内各地区桉树人工林的生长差异,并研究不同砍伐月份以及不同留萌方式对桉树萌芽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各地区轮伐期(成熟林)桉树人工林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月生长状况差异极显著(p<0.01),各地桉树人工林的胸径、树高、蓄积生长均逐月增大,增长峰期主要出现在6~8月,低谷出现在11、12月、1月。2.采伐月份对各地区伐后萌芽条生长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伐后萌芽条的生长量大小在不同地区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营林区1-6月采伐的萌芽林6月龄萌芽条生长迅速,而7-12月采伐时6月龄萌芽条生长较差,各地区9月采伐时萌芽条树高生长量均最低,建议采伐月份以2~6月为佳。3.不同伐桩不同留萌数量对萌条成活率存在不同影响。①初植密度为111株/亩:留萌数越少,萌芽条越容易成活。第一次除萌半年后,萌芽条平均保存率为72.59%,不同留萌方式的萌芽条保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第2次除萌后,各小区萌芽条平均保存率为87.96%(与第2次除萌时保留株数比较)。②初植密度为83株/亩:平均伐根保存率为89.23%;首次除萌半年后,萌芽条平均保存率为76.45%;第2次除萌半年后,总体平均保存率为84.02%,比第一次除萌保存率高。4.不同留萌方式影响萌条的生长。除萌1年后,处理1(2株/伐桩)的树高生长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第2次除萌后,处理2(3株/伐桩)和处理3(4株/伐桩)树高生长量明显增大,树高生长与处理1差异变小,但仍以处理1最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留萌方式对树高生长的影响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5.两种初植密度的萌芽林其胸径变异系数均随留萌数量增多而变小,以处理1留萌的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量最高。初植密度为83株/亩的不同留萌方式对胸径生长的影响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初植密度为111株/亩不显著(p>0.05)。6.两种初植密度的平均单株材积均以处理1生长最好(0.05m3)。初植密度为83株/亩中不同留萌方式对平均单株材积的影响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初植密度为111株/亩的不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