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简要回顾了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定义、特征、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确立、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质进行了描述。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能维系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它的生态环境是安全的,反之,则不安全。由于任何人都要消费自然提供的资源和服务,所以均对地球生态系统构成影响,因此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承载能力之间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市化确实使人类自身创造了方便、舒适的生活条件,满足了自己的生存、享乐和发展上的需要,但是城市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城市人口的激增带来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导致了城市自然环境受到人类强烈干扰、改变和破坏,人类不断地利用并改造自然,使自然环境绝对面积减少,同时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的短缺,又加剧了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抑制了绿色植物、动物和其它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从而引起城市生态平衡失调,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
文章主要结合乐山市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对乐山目前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重点在于结合乐山市的实际情况,基于“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原理”,运用生态足迹的方法,计算得出不同指标的权重以及相应的指标指数值和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数,进而对乐山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乐山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数在整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正逐渐呈现出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2)对乐山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有利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使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得到快速提高,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促使乐山经济环境的良性循环。乐山对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强,使乐山的城市总体环境质量得到了较为明显改善,污染控制能力有所提高,城市生态建设初见成效,这些有利的推动了乐山市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3)对乐山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密度的增加对城市环境产生的巨大压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工业能耗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巨大差距,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城市主要河道水质状况不佳、改善不明显等共同成为阻碍乐山市生态环境健康、持续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讲,乐山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数逐年呈上升趋势,正逐渐呈现出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均衡发展的良好趋势,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乐山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有利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使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得到快速提高,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促使乐山经济环境的良性循环。乐山对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强,使乐山的城市总体环境质量得到了较为明显改善,污染控制能力有所提高,城市生态建设初见成效,这些有利的推动了乐山市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2)对乐山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增加对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相对城市的快速发展来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这些原因与万元GDP的能耗远远高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失业率的居高不下、主要河道水质状况改善不明显等共同成为阻碍乐山市生态环境健康、持续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3)2000-2005年乐山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高,但进步程度还不够显著,要继续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城市环境保护的能力,更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公众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全面促使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
(4)对乐山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密度的增加对城市环境产生的巨大压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工业能耗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巨大差距,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城市主要河道水质状况不佳、改善不明显等共同成为阻碍乐山市生态环境健康、持续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乐山市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意见与建议,以全面促使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贯彻科教兴市战略,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重视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