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为忍冬科,忍冬属,是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作为我国的常用大宗中药材,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清热解毒、止血、利尿、降血脂等作用。金银花在采收初期水分含量高,如果不能及时干燥处理,易引发褐变,严重影响金银花产品的外观色泽以及内在质量。本论文以普通金银花品种的三青期鲜花蕾为实验材料,采用高速剪切法优化提取金银花中11种主要活性成分,HPLC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研究了提取物抗氧化特性、不同品种、花期、干燥温度对金银花活性成分含量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低温干燥过程中活性成分含量和关键代谢、褐变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主要研究结果、结论如下:1.金银花提取物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高速剪切提取金银花活性成分最佳工艺条件为60%乙醇为溶剂,转速10000 r/min,提取时间120 s,料液比1:25 g/mL,11种活性成分总提取率达35.86 mg/g。与热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法相比,高速剪切提取时间短,提取率明显优于超声提取。以Vc为阳性对照,以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及还原能力为指标,评价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DPPH·、O2·自由基抑制率IC50分别为0.055 mg/mL和0.070 mg/mL,金银花提取物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中,O2·抑制率高于Vc。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部分活性成分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性相关。2.不同品种、花期、干燥温度对金银花活性成分含量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高速剪切提取法提取不同条件下得到金银花的活性成分,用HPLC色谱法测定检测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异绿原酸、木犀草苷等11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金银花在35°C干燥下得到的总提取率均较高于45°C、55°C得到的。通过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35°C干燥的金银花整体受到逆境损伤要低于45°C,55°C。综合比较金银花的产品外观及活性成分含量多少、生产成本以及取材的便利性等指标,确定选取亚特品种三青期花蕾在低温35°C下干燥的条件为金银花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3.35°C低温干燥对金银花外观、及其活性成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在不同干燥阶段的活性成分含量、关键酶的活性动态变化以及两者相关性。结果表明,低温干燥得到的金银花颜色鲜绿,褐变程度较轻,外观品质好;绿原酸、木犀草苷等活性成分含量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出现波动,在达到恒重前各成分含量随干燥时间延长而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绿原酸为代表的酚类化合物和以木犀草苷为代表的黄酮类含量的呈一致的变化趋势,均呈正相关,其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与PAL活性呈显著性相关,与PPO活性呈极显著相关。说明35°C低温干燥条件在关键酶活性动态变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减少了褐变的发生,可以使金银花的活性成分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