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文士于邵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alker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邵(718?-798?)是中唐时期河南于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之一,尤以文学著称,其文学作品内容丰富,涉及人、事众多。与之相关的生平仕历、家族世系、交游网络和作品内容等问题值得研究。故以于邵为中心,分三章加以论述。第一章以于邵的生平仕历为主,于邵约生于玄宗开元六年(718),天宝十四年(755)进士及第,约贞元十四年(798)卒于江州。根据现有材料,将其生平分为四个阶段,同时考察了于邵的生卒年以及在各个阶段的任官、游历等情况。第二章以于邵的社会关系为主,分为家族世系和交游两个部分。于邵是中唐时期河南于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自北魏至隋唐,河南于氏经历了由“尚武”到“崇文”的转变。时至中唐,于邵在于氏家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之后分别从拜谒活动、群体性活动和送别活动三种交游形态出发,考察了于邵的交游网络。第三章以于邵的作品内容为主,从论政与陈情两个角度出发。作为官员,于邵制书掌诰,执掌贡举,为国家政事献计献策;作为文人,于邵积极投身于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既有为他人陈情的公文作品,又有记述自己观点的散文作品。从作品中,还可发现于邵对佛教的态度经历上表删汰僧尼到常与僧侣同游的转变。
其他文献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首先回答它的内涵是什么?它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这个体系的构成是什么?社会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就是社会保障的总体
联合国发布各式各样的文件,其专门机构及国际文献工作联合会产生了有关国立文献中心与全国性文献中心之间的差异问题,虽然术语问题不应看成是至关重要的,但作者认为全国性文
本文认为,"公共领域拒绝个人权利"既缺乏科学理论依据,也无现实基础与实现可能;权利与权力、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间存在复杂的辩证联系;解决众多行政问题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引导下对肺内肿块进行穿刺活检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16排螺旋CT引导下,对40例影像诊断为肺部肿瘤患者进行肺穿刺活检。结果:39例患者穿刺成功,穿刺成功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是世界通行的国际品牌保护制度.福建名茶是具有原产地保护特征的传统优势农产品.本文阐述了福建名茶与产地的渊源关系及原产地域产品的保护作用,概述了
利用实地考察(夹日法),访问群众、调查市场和查阅资料,掌握环县啮齿动物种类、数量、动因和区系分布。结果表明,该地区啮齿动物共有10个种,隶属2目10科。分为4个群落类型。优势种为
介绍使用Visio 2000开发大坝安全监测中文档管理的方法.
温脾汤最早见于晋·葛洪《肘后方》。葛洪为公元三—四世纪的著名医学家,著有《玉函方》100卷,并将玉函方中的实用方剂摘要编集成《肘后方》。我们现在看到的《肘后方》则是由
<正>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断追求和不可缺少的内容。 如何保护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身心健康,这应该是环境卫生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这
近年来,河南省审计机关在新农合基金审计中,不断调整审计思路,加大监管力度,创新技术方法,促进了新农合政策全面落实、推动了新农合基金规范运行。一、常态审计,摸清新农合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