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AP效应是指在周围视野的目标出现之前,中央注视点首先消失,从而导致眼跳潜伏期变短的现象。本研究采用经典的朝向和反向眼跳范式,通过三个实验验证了在反射性眼跳和自主性眼跳任务中存在的GAP效应,并进一步考察了GAP效应与视觉搜索偏心距的关系。
实验一设置目标偏心距为4°,要求被试完成朝向眼跳和反向眼跳任务,考察朝向眼跳和反向眼跳任务中的GAP效应。结果发现:1、反向眼跳任务中的眼跳潜伏期显著长于朝向眼跳任务;2、两种眼跳任务中均存在显著的GAP效应;3、朝向眼跳任务中的GAP效应显著大于反向眼跳任务。
实验二和实验三设置了4种不同的目标偏心距(1°、4°、7°、10°),分别要求被试完成朝向眼跳和反向眼跳任务,考查GAP效应与目标偏心距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朝向眼跳和反向眼跳任务中的眼跳潜伏期目标偏心距主效应均显著;2、朝向眼跳任务中的GAP效应条件变量和目标偏心距变量眼跳潜伏期交互作用不显著;3、反向眼跳任务中的GAP效应条件变量和目标偏心距变量眼跳潜伏期交互作用显著。
以上研究结果说明,GAP效应是眼睛发生眼跳时所产生的相对稳定的生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