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电力的能源消费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如今,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导致了电网、供电能力与人民的用电需求不相匹配的现象。电网“卡脖子”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电网基础设施落后、输变电设备电压等级低、容量有限等现象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而且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是当前电力企业的关键任务。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电网企业等要扩大现有的电网规模进行电力规划,而电力规划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拟建变电站的位置,这也是比较关键的环节。因为变电站的选址会直接影响整个区域的电网结构、供电的安全性、供电的稳定性以及电网的经济效益。作为上、下级电网的连接点,变电站既是负荷点又是电源点,是整个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变电站布局合理、科学与否会对整个电网系统的合理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产生重大影响。合理、科学的选址及供电范围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跨区交叉供电现象的产生,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的国内外变电站规划及选址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了变电站选址的相关理论和流程。指出本文的选题背景和对变电站进行科学合理选址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用序关系分析法和模糊灰色关联投影法对各备选站址进行评价和排序,进而选择最优的变电站站址。文章最后以博野220KV变电站站址选择方案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得出第一方案即北堤圈村站址为最优的方案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