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企业呈现出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时间较短等独有的特点,这些特点直接导致了当我国企业在面临股权再融资时,企业的选择顺序与西方社会完全不同,呈现出了股权融资优先于债务融资优先于内源融资的融资模式。对此,已有大量的学者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然而近些年,部分学者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企业偏好股权再融资的选择之中,又更加偏好其中的非公开发行方式。据Wind及Resset数据库统计,通过增发、配股、可转债(分离债)等方式,沪深上市公司2009年再融资额度达到3020亿元,其中进行非公开发行的有163家,募集资金总额为2351.235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77.8%,配股的有21家,可转债的有13家,占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均相对较小。 企业偏好非公开发行进行股权再融资这一现象引起了广大学者浓厚的兴趣,本文就选取经理管理防御这一视角,研究经理管理防御对于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影响,以揭示上市公司热衷于非公开发行的原因。 由于经理管理防御行为主要源于经理人员的内心活动,仅仅通过分析企业的相关数据很难完全反应,故本文采取实验研究的方法,在进行了经理管理防御对于企业股权再融资的影响作用分析后,进行假设条件的设置,并严格按照实验研究的设计准则制定标准的实验流程与实验说明书。在实验问卷中选择经理人自身能力和转换工作成本来测量经理人的管理防御程度。对设计出的实验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测后,进行289名实验参与者的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我国不同类型企业的经理人中都普遍存在着经理管理防御行为的动机,并且发现这种动机导致了企业的偏好非公开发行的行为。随着经理能力下降和预期转换工作成本的提高,其管理防御程度呈上升趋势,对于企业股权再融资中的非公开发行方式的偏好也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