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16年,我国就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一二线城市涌入了大批年轻人开始创业,我国的创业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尽管国家为重点创业群体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但根据《科学投资》的调查,我国有九成的创业者是为了生存而创业,他们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种种原因被迫创业的人群,因此面临着资源短缺、资源获取能力差、稳定客户少、市场开拓能力弱的“新进难题”,创业成功的概率不足5%。尽管如此,依旧有大部分企业在资源束缚的情况下创业成功,他们面对资源约束时能够对手头的资源进行重新审视,不等待“正确的”资源,而是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相对满意的效果,进而把握创业机会成功创业,这种拼凑资源的策略即创业拼凑。在创新创业领域,虽然创业拼凑的概念被提出来的较晚,但已经不是一个新的理论,创业拼凑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有关创业拼凑的学术论文更是日渐增多,但更多的是关注创业拼凑这个理论本身,学者们做了很多田野调查,也做了大量新创企业的案例研究,同时也有不少实证研究探讨了创业拼凑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但大多将创业绩效作为单一维度进行研究,实证和案例结果也存在差异。创业拼凑理论的研究已相当成熟,现在学者们开始转向对创业拼凑的实证研究,学者们认为对拼凑与绩效两者之间关系研究,应该摒弃只把创业绩效作为单一维度的观点,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细化。此外,现有的实证研究也分析了不同情境因素下创业拼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但对创业拼凑通过何种机制影响创业绩效关注较少,因此探讨创业拼凑通过何种机制影响创业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动态能力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为根基,通过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创业学习中介作用下创业拼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从而细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创业拼凑影响创业绩效的中介机制,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正确进行创业拼凑,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创业拼凑可以促进新创企业财务绩效;(2)创业拼凑可以促进新创企业成长绩效;(3)创业拼凑可以促进新创企业创新绩效。(4)创业学习部分中介了创业拼凑对创业绩效以及创业绩效各个维度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首先,现有对于拼凑与绩效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是将绩效作为一个整体,本研究对创业绩效进行维度的拆分,明确将创业绩效划分为三个维度:财务绩效、成长绩效和创新绩效,从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本研究中得到了细化。其次,本研究将创业学习作为中介变量加入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探讨了创业拼凑到底通过何种机制影响到创业绩效,明确了影响路径,揭示了创业学习在两者之间的传导作用,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完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