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速率的无线Mesh网络拓扑控制和路由算法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609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Mesh网络(WirelessMeshNetworks,WMN)是一种新型的宽带无线网络架构,它由对等的骨干节点构成多跳环境,节点间单跳无线链路距离较短,可以通过骨干节点构成的网关互联各种无线网络,又被人们称为无线因特网。WMN可以实现较高的传输带宽且对节点的发射功率要求不高,因而建设成本较低。由于WMN具备不同于传统无线网络的特点,该技术在鲁棒性、灵活组网、提高网络覆盖率、增加网络容量、减少前期投资等诸多方面都显现出很大的优势,尤其适合用于构建宽带无线接入骨干网。目前WMN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引起了学术界与工程界的关注,成为一项热点技术。可以肯定,WMN必将成为下一代因特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无线Mesh网络的结构,特点和与其他几种典型网络的区别。 第二章是无线Mesh网络体系结构的关键技术研究,描述了无线Mesh网络的协议在MAC层,路由层和传输层的设计要求。 第三章首先介绍了基于802.11WLAN的无线Mesh网络的MAC典型协议,对MAC的自适应多速率机制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无线Mesh网络的特点,研究了局部的拓扑控制能够给无线Mesh网络性能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机会自适应传输的拓扑控制算法OABTC,该算法充分考虑了无线环境中固有的多速率特性,在保证原有网络连接性的前提下删除部分低速链路,为上层的路由协议构造一个良好的拓扑,确保按需路由协议能够在一跳范围内发现最优路由。大量仿真结果表明,OABTC对网络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第四章首先介绍了与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关联性较强的AdHoc路由协议,然后阐述了无线Mesh网络路由设计的标准,最后就现有的无线Mesh网络的几种路由量度方法做了介绍,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第五章提出了一种无线Mesh网络基于物理/MAC感知的跨层路由准则EETD,该准则不仅考虑了路径的期望传输时间,而且考虑了802.11MAC层传输速率的多样性。EETD使无线电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诸如高吞吐量和低时延之类的QoS性能达到一种平衡;然后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无线Mesh网络的具体情况,如路由节点的移动性较小等特点,设计路由表和按需路由相结合的路由协议。并用实验分析了所设计的路由协议的性能。该准则能很好地应用于DSDV路由协议中,仿真表明EETD在性能上明显优于传统的最小跳数准则。 第六章是结束语。 论文中提出的算法和机制经过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的验证,可以用于无线Mesh网络中,对实际设计无线Mesh网络MAC协议和路由协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需要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容纳更多的用户,并且保障多种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在多业务并存的异构无线网络中,一个高效合理的垂直切换策
MIMO-OFDM作为MIMO和OFDM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高速率、大容量地通信传输,而且有很好的抗噪声和多径的能力。因此,MIMO-OFDM系统及其相关技术成为了无线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DFT扩展OFDM技术(DFT-S-OFDM)作为3GPP LTE提出的上行链路中一个极有竞争力的传输技术,其与单载波传输相近的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性能、能够为不同用户灵活分配子载波的能
在后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中,人们将焦点更多的集中在如何将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空间资源、码字资源以及功率资源等多维资源联合优化。从技术角度来说,后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
安全管理是煤炭生产的重要一环。目前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是以人为主要因素,没有定位、定量且准确性差,越来越不适应于生产的发展,必须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才能更好地解决生命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视频的需求越来越大,网络视频的数量急剧增长。丰富的网络视频在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同时,也给视频管理与视频搜索带来极大的挑战。由于视频库的
Ad hoc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组成的一个多跳、临时和无中心网络,它不依赖于任何预设的基础设施。网络中的每移动终端既是主机也是路由器,根据路由算法参与
随着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传统PBX交换方式的PSTN网络已不能满足多数据业务的需求,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的IP-PBX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国内大部分高校
本文介绍了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和分数梅林变换(fractional Mellin transform,FrMT)的基本理论。结合压缩感知和非线性分数梅林变换的优点,设计了两种新的图像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VoIP技术得到非常迅速地应用。P2PSIP结合了SIP与P2P两大主流技术的优势,正逐渐成为VOIP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一种P2P扩展应用,P2PSIP有可能成为继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