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在国际石油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化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ehuw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在全球范围内是最主要的能源燃料,一直以来,石油资源都在全球范围内被各国视为国民经济的血液,无论是工业化发展还是国民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石油资源的支撑,而这样的能源需求,只会随着国民经济的深化发展产生进一步的增长与提高。虽然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发展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在内的一系列清洁型新能源,但因受限于技术的研发和清洁型能源本身的诸多限制性因素,这些新型能源的加入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人类目前现在的能源需求结构。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由原来的净进口国,转变为双向贸易的参与者,国际石油贸易将面临更加激烈与残酷的竞争,而贸易格局也愈将复杂。因此,无论是从了解石油贸易市场,还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对国际石油贸易进行相关研究都是极具实际意义的。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手段,是利用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体系,对参与贸易的国家及其国家之间的贸易互动关系进行简化和抽象,提取骨干部分,构建能够直观地体现石油贸易整体格局的复杂网络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研究。  本文首先对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基础与经典网络模型进行了梳理与介绍,以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收录的世界各国石油贸易往来数据为依据,构建了能够表现国家之间贸易流向与带权贸易连边关系的国际石油贸易网络模型。然后,以贸易网络模型为研究主体,利用复杂网络理论体系中的相关指标,对石油贸易网络拓扑结构与演化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与考察。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在石油贸易网络中,节点的度分布与连边权重并不服从严格意义上的长尾分布,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复杂网络系统所特有的无标度特性,即节点之间的贸易量规模和连接性具有巨大差异;同时,贸易网络受石油资源禀赋和地理性因素影响显著,局部或地区性贸易连接紧密,进而导致整个贸易网络的集群程度较高,但网络整体的聚集性随时间的演化趋向减弱;在对网络结构熵的研究中发现,石油贸易网络具有异质性,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高度不均衡,与随机网络下的均匀无序结构有较大差别,且整体进口结构熵要明显小于出口结构熵;另外,贸易网络整体异配性较高,小型国家节点更倾向于跟大型国家节点开展贸易行为;而在介数研究中发现,某些国家节点具有较大的节点介数,这表明在贸易网络中存在一批具有桥梁沟通和中转站作用的节点。  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国际石油贸易加权拓扑网络为基础,采用复杂网络理论为理论指导依据,为贸易网络引入了发生石油供应危机研究思路,建立了国际石油贸易危机传播模型,并为模型本身设计了能够还原国际石油贸易特征的动力学传播行为。在围绕危机传播模型的研究过程中,本文合理地分析了石油贸易与传统贸易的区别之处,在此基础上,科学地构建了危机传播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程序设计的手段将模型在计算机平台上予以实现。  紧接着,本文利用危机传播模型进行了一系列仿真实验。通过采取随机型与蓄意型两种方式攻击输出节点,发现石油贸易网具有“健壮且脆弱”的结构特征。使用进口节点安全阈值模拟石油战略储备对贸易危机的抵御机制,发现在危机传播过程中,大型贸易量节点比高连接性节点所造成的危机效应更为严重。并且本文还从宏观与局部地区两种研究角度出发,探究石油输出国对贸易网络的影响情况。除此之外,本文还对贸易危机传播模型的完整动力学行为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贸易危机的传播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危机传播初期阶段,主要的石油输出国都可将影响传播至网络中的大部分进口节点;危机传播中期阶段时,进口节点依靠自身的石油战略储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危机起到了抵御作用,但作用十分有限;危机传播后期,非危机源头输出节点启动自身调节能力,试图帮助已崩塌的进口节点恢复至稳定状态以上,此项行为可以对贸易危机的扩散与影响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最后,在危机传播模型的区域性研究中发现,亚太地区整体的贸易安全程度较低,受到供应危机影响后的网络恢复能力较差,而相比之下,美洲地区则具备较高的贸易安全性。  总体上说,本文为研究国际石油贸易整体格局变化和能源安全策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角度,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理论研究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密码学和新兴的数字水印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密码学的数字水印技术。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针对Logistic混沌映射在现实应用中由于计算机有限
动画自动生成技术(AutomaticGenerationofComputerAnimation)由中科院数学所的陆汝钤院士提出,它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影艺术,图形学技术的结合,是以底层图形学技术为支撑,在上层运
进入21世纪以来,软件测试在软件工程中的比例、复杂度、成本越来越高,软件测试研究成为软件界共同瞩目的焦点。对软件测试辅助的研究始终围绕着质量、成本、时间三大要素进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Internet应用的普及,电子化文本数量迅速增长。为了快速的处理和查询所需要的文本信息,要求能够有效地组织文本。文本分类技术常被用于大量文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频谱资源显得日趋紧张,使得人们努力开发高效的编码、调制以及信号处理技术来提高无线频谱的利用率。作为改善CDMA系统性能的一种努力,在理想扩展码产生的基
H.248协议是目前主流的媒体网关和媒体网关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协议。为了保证不同厂商的媒体网关在相同的媒体网关控制器下能够协同工作,根据协议规范对协议实现进行协议一致性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巨型网格的交互绘制成为近年来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了实现网格交互绘制,首先必须利用网格简化方法生成网格的多分辨率表示模
查询重写作为数据集成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在集成或发布系统中有重要应用。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XML成为异构数据集成中的数据交换的中间形式,针对XML模式作为全局视图的查询重
语种识别就是用计算机来自动识别一段发音所属语种的一项技术,它是在语音识别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语种识别作为语音识别的一个方面和它具有的重大意
基于Web的数据传输技术为全球化电子信息的共享提供了基础,虚拟企业得益于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是一种联合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及顾客,协同地、及时地零部件供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