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境界”角度论原始佛教八圣道的世间、出世间思想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32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圣道是四部阿含“此时、此地、此人”所要表述的内容,也是整个解脱道修行的中心,它具有人生性和理性的特点,包含了知(理智)、情(感情)、意(意志)的世、出世间内容。笔者将先从汉译《阿含经》中出现的八圣道相关名相分析入手,论述八圣道各支的内涵,并从“十四问难”为代表的“六十二见”有情和器世间命题来表明释迦在“境界”上的法义叙述,阐明佛教“从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本怀。侧重八圣道的世间端正法(非圣求境界)、出世间正法要(圣求境界)内容与八圣道的相应性,从原始佛教“境界”角度出发论述原始佛教四圣谛之八圣道的出世间精神(正法要)以及戒论、施论、生天论(端正法)所表达的世间精神,并反思人自身的限度问题。故笔者从四圣谛的架构布局来书写,将八圣道的内容,从道谛扩展到境界的内容,主要分布如下:1、引言:叙述佛陀本怀和境界内容,由此简叙论文的缘起和国内外的文献。2、苦灭道谛的开始:围绕四圣谛,从八圣道名相整体内涵到各支的概念定义、关系中区分出世间、出世间所对应的端正法和正法要思想,明确八圣道在三学中的地位。由此导向所区别的境界角度来追问世间、出世间的差异。3、阿含中的“境界”:以巴利语agara等相关词汇分析“境”、“境界”、“境界类”、“世间”、“有情”、“世界”的概念在汉译阿含中的定义,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境界”世(非圣求)、出世间(圣求)所对应的八圣道思想。4、正见境界:从八圣道(道谛)所对应的顺苦、缘缘、顺行之苦、集、灭中,回归境界所表述的正见,并以此追问人本身。5、人的限度:回到“我”与五取蕴、缘起等境界的关系,突出对“我”的否定和当下“境界”的生起如何达到“破我”,以此反思人的限度问题。6、结论:回到人生、人间的“我”而言,在五蕴和缘起观中对“我”的超越一一无我、空,它有着境界的依据,也有着实践的体系,故在八圣道的世、出世境界内容上,有着它可行性,此也是佛教对人限度反思突破的一个关键点。
其他文献
本文从叙事学视角探寻《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系列纪录片的叙事方法和技巧。通过个案分析,透视纪录片中情与理的"两极中和"手法和取得的效应,并对其叙事结构,包括叙事时间、叙
目的比较中药仙茅中不同有效成份对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作用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RT-PCR检测和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的方法 ,对使用中药仙茅多糖和仙茅黄酮诱导刺激后的骨髓间质干
<正> 近年来,随着我国果品生产的发展,果品冷库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截止一九八三年底已建成投产的有122个库,总计吨位19.8万吨。根据今年6月中商部主管局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果品
<正> 律师事务所信托业务和信托账户的规范运行在律师行业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课题,如何构建我国律师事务所信托账户规范运行的大致框架,需要引起更多业界同仁的关注
新闻团体以群体自认意识为新闻界拓展言论自由空间,是新闻界争取言论自由的一支独特力量。清末民初是我国新闻团体相对活跃的时期,其争取言论自由经历了自发产生到自觉维护和
数字媒介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变革着网民的思维方式。互联网的普及与日臻完善为网民提供了自我表现、接触信息的机会以及相互交流的便利,并由此引爆了一场语言革命。网民
<正>莲藕又称藕节,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莲(又称荷花Nelumbo nucifera)的肥大根茎,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莲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周书》中记有“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