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药行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各式药品的生产提高了居民的医疗条件,该行业排出的制药废水度高、可生化性差、毒性大,通常不易处理。对于不同的制药废水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同,本研究采用了微电解-AO-臭氧氧化-BAF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主要讨论了微电解及臭氧氧化主要影响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对中试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废水溶解性有机质(DOM)进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3D-EEM)结合平行因子(PARAFAC)及相关参数对制药废水的降解机理进行初步的探索,主要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通过实验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进水pH、气水比(gas/water ratio,G/W)对微电解工艺处理制药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电解对于制药废水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0 min,pH=3,G/W为100:1。最佳条件下的COD、氨氮、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43.9%,7.9%,82.6%。微电解出水调节pH=9,可以对COD,氨氮,色度达到最优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到59.5%,44.6%和53.5%。通过HRT、进水pH、臭氧通量实验确定了活性炭+臭氧氧化(activedcarbon absorption-ozonation, ACAO)对于制药废水的最佳HRT为60 min,pH=9, 臭氧通量为0.1 m3/h。通过吸附材料对比实验得出ACAO对于COD的去除效率最强,臭氧氧化与活性炭具有协同作用。通过现场中试考察了微电解-AO-臭氧氧化-BAF组合工艺对制药废水处理的效果,在运行稳定阶段以80%比例进水时,微电解-AO-BAF组合工艺的COD去除率在60%左右,出水COD在200 mg/L左右;氨氮的总去除率在40%左右,总氨氮的去除量为250 mg/L左右。在50%比例进水时,微电解-AO-BAF组合工艺的COD去除率在70%左右;出水COD在200 mg/L左右。之后在50%比例稳定运行,在AO之后添加臭氧氧化工艺,微电解-AO-臭氧氧化-BAF组合工艺的COD去除率在80%左右,出水COD小于120 mg/L;进水平均浓度氨氮为308.8 mg/L时,最终出水平均氨氮浓度为18.2 mg/L,平均氨氮去除率达到94.1%,出水水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经过ACAO处理O出水后,BAF的COD去除效率提高到40%左右,大大提高了O出水的可生化性。通过对试验废水进行3D-EEM光谱分析,利用平行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微电解实验样品,得出三个平行因子组分:一个类蛋白质(protein-like,PL)组分C1和两个类腐殖酸(humic-like,HL)组分C2和C3。经过微电解处理三个组分都得到有效的去除。经过传统峰拾取的方法,发现制药废水主要含有两个类富里酸(fulvic-like,FL)组分和两个类蛋白质组分, 经过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ACAO)处理后FL荧光峰消失,同时类HL的荧光峰也得以大部分去除。通过UV-vis光谱分析得出,微电解处理与ACAO对制药废水中的苯环有机物得到明显去除。废水中C=C双键和C=O双键在反应过程中断开,大分子物质被降解为小分子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