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滋水涵木”法针刺结合百忧解治疗阴虚火旺型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其临床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40例阴虚火旺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滋水涵木”法针刺结合口服百忧解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百忧解治疗,两组同时均给予基础治疗,临床观察4个疗程(8周)即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6周后和治疗8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所得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AMD量表评分比较: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逐渐下降,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在治疗4周后开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在治疗6周后开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8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评分比较P<0.05。2.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逐渐下降,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在4周后开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在治疗6周时开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6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P<0.05。3.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逐渐下降,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在4周后开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在治疗8周时开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8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P<0.05。4.疗效评价:治疗8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AMD量表评分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1.针药结合治疗阴虚火旺型中风后抑郁有很好的临床疗效2.“滋水涵木”法针刺结合百忧解治疗阴虚火旺型中风后抑郁起效较快,并且临床疗效优于百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