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企业合作的知识交互影响因素及效果实证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q86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表明,大学与产业合作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正趋向于从知识转移向知识交互的方向发展,即企业与大学双方各自对彼此在知识方面都有所需求。其中,在大学与企业的合作研发项目方面,地方政府科技计划是地方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工作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本文的研究,能明确目前我省校企知识交互的现状,为政府制定科技计划以服务区域创新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最后,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相关分析,总结河北省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支持河北省校企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关研究文献都是基于调查问卷,对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方式、合作渠道、合作产出等相关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影响因素和绩效分析,本文不同之处在于针对河北省现状,在政府科技计划下达的有针对性的研发项目背景下研究大学与产业的合作程度、影响因素及合作效果,并针对这些项目,运用泊松模型和STATA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本文基于2001-2010年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指令性计划,选取其中本省企业与省内外大学合作的研发项目,提取研发项目中涉及的大学特性、企业特性、项目自身特性等数据信息,建立了基于河北省科技计划研发项目的大学与产业合作数据库。运用该数据库,一、通过统计方法,对河北省大学与企业的合作频次分布进行汇总,得出在农业、医学、化工和机械行业,中小型企业与知名理工类大学合作较密切的结论;二、基于这些项目对大学与企业知识交互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泊松模型及其优化模型,运用STATA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企业发展水平、项目实施难易程度、校企合作领域是影响大学与产业知识交互的关键因素这一结论;三、为了更好地描述河北省大学与产业的合作现状,本文最后对校企合作程度进行了效果分析,运用相关分析和检验对假设进行论证,得出合作双方对共生资源的依赖程度越高、企业的资本实力和发展模式越成规模、高校的管理水平越高,合作效果越显著这一结论。
其他文献
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设计和建立一套科学的、符合并适应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中国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
科技创新政策是一国(或一地区)的政府为促进科学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而采取的直接和间接的措施,涉及财政、税收、金融、知识产权等诸多方面,最终目标是通过促进创新提高整个区域
摘 要: “课程目标”是课程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课程目标的确定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环节和依据。本文通过对“泰勒原理”中关于课程目标确定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研究文献,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我国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确定的基本依据。  关键词: 泰勒原理 语文教学 教学目标确定  拉尔夫·泰勒(R.W.Tyler)在“八年研究”的基础上于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书中提出的课程设计的理论基本框
领导理论、团队理论是组织管理学研究的热点及成熟课题,领导风格与团队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取得了很多的理论研究成果,特别是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放任型领导作为领导风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