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价值观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会有所不同。在当今时代,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由于世界各国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入,科学技术、大众媒体得到前所未有发展,使得中国“90后”高中生接受的知识和思想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多元。而这些多元的知识和思想在“90后”高中生内化的过程中因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从而对其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致使中国“90后”高中生存在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决定对中国“90后”高中生的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本文以中国“90后”高中生价值观现状为出发点,指出“90后”高中生存在的价值观偏向,分析“90后”高中生价值观所具有的特点,总结影响“90后”高中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最后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针对“90后”高中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为了使这一研究更具有可靠性,本人设计了关于高中生价值观倾向的调查问卷,并在郑州市一中、郑州市十一中和郑州市四十七中三所高中发放了共计2000份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回收问卷选项的整理分析,总结出目前中国“90后”高中生存在的主流价值观以及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倾向,针对问卷中反映出的问题,本人采用座谈的形式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探析这些价值观出现的本质原因。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总结、分析以及参考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本文的写作。通过本人的研究发现:中国“90后”高中生的价值观之所以出现偏差和错误,主要是受到西方价值观和当下中国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而造成的:“90后”高中生独立、执着,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符合他们的追求;“90后”高中生前卫、时尚,西方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他们的思想不谋而合;“90后”高中生利益分明,中国市场经济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正因为如此,中国“90后”高中生的价值观倾向就慢慢地偏离中国主流的价值观,因为偏离,所以错误,因为错误,所以需要教育去纠正和引导。但是中国的价值观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死板,这与“90后”高中生创新、个性的思维模式形成了对立;中国的价值观教育方法欠佳,一味的进行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这与“90后”高中生喜欢自己尝试、自主得结论的学习习惯形成对立。教育主客体的对立注定了教育的无效,教育的无效使得“90后”高中生在价值观形成的道路上缺乏了指示灯和路标,以致于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事实证明,中国“90后”高中生存在的价值观问题,主要归责于不完善的价值观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也不能一成不变。作为德育工作者,要依据中国“90后”高中生所具有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结合时代要求和具体实际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地探索在新时期如何引导中国“90后”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介绍了价值观的基本概念、界定了中国“90后”高中生群体以及这个群体所具有的特征,同时也指出了“90后”高中生价值观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二、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出发,指出了西方价值观、当下中国社会环境和高中生自身问题对“90后”高中生价值观形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三、针对中国“90后”高中生价值观出现的偏差,就如何引导中国“90后”高中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