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节性硬化症家系临床特点及致病基因突变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uguofengd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以全身各系统的错构瘤样增生为主要特征,以面部血管纤维瘤、癫痫发作、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致病基因分别为TSC1和TSC2基因,两者均为肿瘤抑制基因,分别编码错构瘤蛋白(hamartin)和马铃薯球蛋白(tuberin)。本研究旨在对一结节性硬化症家系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明确其基因突变位点、类型,区分其为家族性还是散发性,为TSC的诊断提供确切依据。方法收集1例临床确诊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其父母及妹妹的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及其3名家系成员(父母、妹妹)的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TSC1和TSC2基因所有的外显子编码区,并以Hisq3000高通量测序仪对PCR反应产物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患者女性,有腰背部斑驳样皮肤改变,腰骶部鲨革斑,伴有色素脱失斑,脑电图提示左枕、左后颞部棘慢、尖慢波发放,颅脑CT发现左枕部钙化,无明显智力障碍,无抽搐发作史。该家系共3名女性受累,均达到TSC临床确诊标准,对患者父母及其妹妹的DNA样本进行基因测序验证。基因测序结果发现2个突变位点,在TSC1基因上发现一个无义突变c.2071C>T(p.Arg691Ter);在TSC2基因上发现一个错义突变c.1973A>C(p.Lys658Thr)。其妹妹及母亲亦携带此两者突变。结论同一家系中,相同基因型患者之间可有不同的临床表型,且随着病程、年龄的增长,其临床表型更趋于严重。基因检测发现该家系中存在两个TSC基因突变位点:c.2071C>T与c.1973A>C。c.2071C>T为致病性突变,c.1973A>C临床意义尚不明确,需进一步动物实验及蛋白功能测定证实。本研究中首次发现TSC1基因第17外显子rs118203631位点上的突变病例中存在家族性遗传。
其他文献
对于职高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让人头疼的课程,所以提高同学们阅读理解的能力也是现在大部分职高学校所重视的一部分,阅读教学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职高英语教学的水平,作为
本文通过分析校外教育人力资源之现状,结合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近几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探析校外教育场所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全面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
微课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其自身的“快”与“微”的特征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在我国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积极应用微课将会产生积极的现实作用.本文通过论述与分析了我国
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重点要培养的学生的一项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多媒体教学在学校教育中日益凸显的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互动原则,才能真正的改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传统
目的:   通过观察羟苯磺酸钙对多柔比星肾病大鼠血、尿生化指标、肾脏病理形态的改变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在肾组织表达的影响,探
本文就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首先阐述了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使用的必要性,然后新课标下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以期对激发学生英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中职德育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职德育要与信息化手段结合起来,就要对中职德育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在本文中,笔者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对中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