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与知识扩散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inginthe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最具有战略价值的核心资源,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最关键因素。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日益稀缺,跨国公司倾向于采用跨国并购的对外投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跨国并购成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积累知识资本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中国跨国公司也顺应着中国加入WTO和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的历史潮流,利用跨国并购“走出去”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下,将跨国并购和知识、知识资本结合起来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就是将知识经济的核心理论嫁接到跨国并购行为研究当中,从知识资本和创新等视角去深度剖析跨国并购中的知识转移、知识扩散及知识溢出的内在逻辑和方式以及它们对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知识资本的影响。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有关跨国并购对宏、微观层面知识资本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共分为四部分七章。第一、二章是第一部分,它是本文研究的基础部分。第一章导论,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思路、内容结构和论文创新点。第二章先结合前期研究将知识、知识资本、知识转移、知识扩散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本论文的知识资本包括微观层面的即企业知识资本和宏观层面的知识资本;然后系统回顾了知识转移和整合、知识扩散和溢出、FDI和OFDI的技术溢出、跨国并购中的知识扩散等方面的前期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指出本文将针对正逆向跨国并购分别对东道国和母国的知识扩散进行研究,不仅从微观层面上研究跨国并购对企业知识资本的影响,而且从宏观层面上研究跨国并购对知识资本的影响。这两章为论文的后续研究打下基础。第三、四章是第二部分,它研究了跨国并购对微观层面知识资本即企业知识资本的影响及其效果。第三章分析了跨国并购中的企业知识资本转移的机制和路径、知识转移的方式、影响跨国并购中的知识转移的因素以及企业知识资本整合的模式、机制等相关问题。第四章实证分析了跨国并购中的知识转移的效应即跨国并购对企业知识资本的影响。本章在综合分析企业知识资本衡量的前期研究基础上,慎重而又有创新性的遴选了资产周转率等三项指标,采用数项财务比率指标并结合持续跟踪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995-2010年外资并购的70多家中国上市公司、2000-2010年进行了海外并购的40多家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前后5年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回归分析,证实了跨国并购整体上无论对东道国被并购企业还是母国并购企业的知识资本均有提升作用,但是强度和效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五章是论文的第三部分,本章描述并剖析了基于产业和区域视角下的跨国知识扩散的内在机制,研究了跨国并购对宏观层面知识资本的影响,从而为跨国公司在并购过程中的知识资本管理提供了洞察。本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关于跨国知识扩散机制的数理模型,跨国知识扩散能够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来实现生产力的增加,知识扩散存在着一定的成本,其决策将主要取决于利益的权衡取舍。然后,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全要素生产率TFP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的跨国并购知识溢出效应存在并处于稳定的增长渠道。再次,文章分析了跨国并购等外商直接投资(FDI)对跨国知识溢出的正向及逆向效应,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正向溢出主要通过行业内的水平溢出(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劳动力市场)和行业间的垂直溢出(后向溢出和前向溢出)两种途径,其中垂直溢出的效应较大;而从外商直接投资知识溢出的来源来看,与绿地投资相比,跨国并购的知识溢出对于东道国本地的创新和增长效应更大一些、更快一些。最后,文章研究跨国并购的逆向知识溢出;逆向知识溢出主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的知识溢出来实现。通过对1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模型分析,验证了OFDI逆向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同时发现跨国并购的逆向溢出没有绿地投资的逆向溢出显著。第六章是论文的第四部分,利用文章前面分析的结论和工具,以知识资本的视角对两家装备制造业企业、两家金融企业以及笔者参与的英飞拓、平安银行等数单跨国并购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本章通过案例的分析,说明了在实践中应将跨国并购知识扩散的内外部效应结合起来综合衡量,提出如下建议:在跨国并购实践中,除详细的尽职调查外,要全面衡量跨国并购对知识资本的影响,仔细分析跨国并购的内外部效应,综合协调好各方利益,发现、促成和整合好能使多方共赢的跨国并购行为。最后,第七章归纳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对跨国并购实践的启示,指明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描述并剖析了基于产业和区域视角下的跨国知识扩散的内在机制,为跨国公司在并购过程中的知识资本管理提供了洞察。提出了跨国知识的扩散能够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来实现生产力的增加,知识扩散存在着一定的成本,其决策将主要取决于利益的权衡取舍。跨国知识扩散一般通过三个渠道发生:内涵技术知识的中间投入产品,跨国公司内部纯粹的知识转移和扩散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所形成的外部性(正向和逆向的溢出),而具体通过那种渠道由中间内涵产品的复杂程度、母公司与附属子公司的技术知识扩散成本(沟通成本)、中间产品的运输成本、母公司与附属子公司之间的距离等决定。这些新的视角、创新性的研究和发现将跨国知识扩散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2、论文首次区分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研究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的知识溢出效应,通过构建1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了跨国并购逆向溢出效应的存在,同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母国的知识溢出,并且绿地投资的逆向溢出较跨国并购更为显著。这从侧面反映了设立跨国R&D机构所带来的逆向溢出效应更加显著,深化了对外直接投资知识溢出理论的研究。3、论文在综合前期研究基础上,慎重而又有创新性的遴选了资产周转率等三项指标,采用数项财务比率指标并结合持续跟踪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995-2010年外资并购的70多家中国上市公司、2000-2010年进行了海外并购的40多家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前后5年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回归分析,证实了跨国并购整体上无论对东道国被并购企业还是母国并购企业的知识资本均有提升作用。以大样本案例数据,通过对比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知识转移的效应,这在前期理论研究上非常少见。4、以知识资本的视角,系统研究了跨国并购对知识资本的影响,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剖析,提出了“综合协调各方在跨国并购中的知识资本收益,发现、促成和整合好多方共赢的跨国并购行为。”这一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从我国近年来的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可以看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高考是评价高中生物理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应用SOLO理论分析近三年福
因为令状制度在中世纪英国法中具有主导地位,所以人们长期以来普遍认为,申请令状,尤其是起始令状,是在中世纪英国启动诉讼的唯一方式。赛尔登协会的学者们在研究了大量中世纪英国
我国具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其中高铝矾土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对低品位铝土矿Al2O3≤70wt%)资源利用率较低。拓展低品位铝土矿资源的应用领域,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
蔬菜是我国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消费品,也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蔬菜价格的波动关乎菜农收入和居民生活质量,而保持菜价稳定也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近几年我国
合川钓鱼城是宋蒙(元)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场,并以“钓鱼城之战”闻名于世,是改写中外历史的世界级名城,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古战场遗址,随着时间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风险决策中的期望值法是处理风险决策问题的常用方法。借助于期望值法,结合某企业的案例数据,对如何实现物流采购的最优化进行风险决策分析,并对最优方案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以自行制备的合钙金属配合物溶胶(CCG)为加固剂,对金沙遗址出土的潮湿古象牙进行了加固试验,采用FT-IR、XRD、DSC-TGA、ESEM-EDAX对加固前后古象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推动农机高效利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提高劳动效率的有效模式。本文以农机社会化服务立题,对北京市大兴区这一典型的平原型京郊农业进行实
2001年,国家开始进行第八次课程的改革。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师原有的教学实践有诸多不同,要求教师信念的改变。因此在课程改革实施十年的过程中,教师们的实施情况如何?他们的信念呈
本研究以IR45765-3B(深水稻)、中旱221(旱稻)和中浙优1号(水稻)为材料,以溶解氧在线测定控制仪设置不同的根际氧浓度进行水培试验;同时以秀水09、两优培九和国稻6号为材料,在田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