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作为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勘探潜力巨大。随着油藏开发的深入,发现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彭阳地区低幅度构造油藏发育。但由于该区受盆地西南缘复杂构造演化的影响,导致低幅度构造识别难度大,成藏规律认识不清。因此,急需明确该区构造特征,识别低幅度构造。针对研究区仅有二维地震资料的情况,为提高天环南段延安组低幅度构造预测效果,优选层析静校正技术解决研究区长波长及短波长的成像问题,再利用基于数据重构的反向线性噪声压制技术对研究区存在的干扰重和信噪比低等问题进行精细处理并进行研究区精细层位标定。通过处理解释一体化手段解决了研究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相交测线的振幅、频率和相位不闭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震反射波特征及正演模拟等断层识别技术以及变速成图、小网格大比例成图等低幅度构造识别技术,对研究区低幅度构造进行精细落实,并进行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的分析。最后开展研究区古地貌、古构造与低幅度构造油藏关系的研究,明确研究区构造演化对低幅度构造油藏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认为该区低幅度构造成因复杂,受剥蚀、挤压及差异压实等因素综合影响,含油层系主要包括延安组的延7、延8和延9。低幅度构造是研究区油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受西缘断裂带的影响,小断层、褶皱及裂缝成为油气良好的运移通道。且天环坳陷构造演化对该区低幅度构造影响较大,天环坳陷演化对古今构造的改变,致使该区油气经历多次运移,最后稳定在低幅度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