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与意义的若干关系探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gn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否定是一传统的哲学范畴,潜在于诸多重要的理论著述中,对于理论著作中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确立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因明学中认为否定就是概念,二者可以相提并论。本文的发端在于对名称命名问题的疑问,并通过研读解释词源意义的著作得出了“追溯是必要的否定”的结论。本文以此为契机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通过对因明学著作中否定和概念意义关系的分析以及宗教学著作《罗马书释义》中对“上帝”概念的确立过程展开分析来证明否定是概念意义的展开与实现,进而通过分析否定在不同著述中的应用方法来探讨否定与意义的若干关系,以期了解否定这一复杂且极具魅力的哲学范畴。  本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这一部分中对否定及其研究范围的介绍是下文分析否定与意义若干关系的基础。  第二部分从溯源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否定与意义的关系。首先是对否定思维前提下主体和意义的溯源,得出追溯是必要的否定,我们对于词源意义的追求并非仿古,而是基于对现实的重塑。本文接着相对于历时角度回顾了词源意义的提出,并分析了命名中的时间意识以及否定思维前提下的名称符号意义,最后探讨了名称如何通过否定回归到话语世界。  第三部分的重点在于分析否定与意义的展开问题,理论材料主要为因明学著作《佛教逻辑》,书中有值得我们研习的对否定的独到见解,故本文就此内容分析了否定与意义的关系,得出了意义的展开凭借否定的结论。此章分为否定的基本内容、本质与语言两节,分别对否定的合法性、可见性、本质意义和语言指向展开讨论,旨在通过分析因明学中对于否定精妙的解释来确立全文否定理论的基石。  第四部分主要是以《罗马书释义》为例探讨否定与意义的实现问题。作者巴特采用的切线形的时间分析方式与前文关于追溯的时间意识分析形成呼应,论证的重点在于分析书中作者对“上帝”意义的界定,意在通过对作者所采用的“上帝不是什么”的提问方法、“两个世界”的结构和以否定达成“永恒的譬喻”的论证过程进行分析,以进一步说明否定作为提问方式和论证方式的必要性和独特意义,得出意义的确立是通过否定实现的结论。  第五部分是全文的结语,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否定具备的审美特性和文本特性展开讨论,肯定了否定在文艺学和语言学研究中的价值,得出了美具有一定程度的否定性以及否定潜在于文本中的结论;二是对我们不断运用否定思维和辩证法分析问题的展望,进一步说明了否定思维对于分析问题的必要意义,也在更广阔的层面上肯定了探讨否定和意义若干关系的理论价值。
其他文献
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环境下口语交际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那么,如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