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计数据表明:烟气吸入成为火灾中人员致死的主要原因。随着材料工业的发展,新型材料不断涌现,火灾烟气中的毒物品种及数量变得更为复杂,由此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材料燃烧烟气毒性危害问题已经成为当代消防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材料燃烧烟气毒性评价是解决火灾烟气毒性危害问题的关键。成分分析法与动物染毒法是目前国际上评估材料燃烧烟气毒性的两种主要技术途径。一般针对材料烟气的毒性评价,主要建立在动物染毒试验的基础上,国内外目前均无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技术对材料产烟毒性组分的在线分析与动物染毒相结合的方式对材料燃烧烟气毒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文献报道。因此,本文提出了采用材料产烟和动物染毒试验装置对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材料燃烧产烟,小鼠暴露染毒试验,同时用FTIR分析技术对材料产烟毒性组分进行对比分析,实现对材料产烟毒性的综合评价。本文对建立的FTIR系统进行条件选择实验,选择出分析材料燃烧烟气组分的最佳分析条件,同时与其它分析方法进行了比对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FTIR方法与传统分析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可用于对材料燃烧烟气多组分的连续分析。选择了柳桉木材、腈纶毛线、阻燃聚氯乙烯电缆槽盒等三种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了材料燃烧毒性综合评价,研究评价了温度、燃烧状态、产烟浓度等对材料产烟毒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热解产烟过程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柳桉木材有一个明显的脱水阶段,阻燃PVC电缆槽盒初期热解速率明显快于柳桉木材和腈纶毛线。材料产烟浓度越高,毒性越大。柳桉木材在产烟率均为100%时,加热温度对燃烧产烟毒性影响不大。燃烧状态(有焰燃烧与无焰燃烧)对柳桉木材燃烧产烟毒性有重大影响,相同加热条件下,有焰燃烧的毒性远低于无焰燃烧。柳桉木材、腈纶毛线、阻燃PVC电缆槽盒燃烧产生的烟气毒性有明显的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别,三种材料的毒性顺序是:腈纶毛线>阻燃PVC电缆槽盒>柳桉木材。CO是柳桉木材燃烧产生毒性的主要原因,属麻醉性毒害;腈纶毛线燃烧烟气毒性是HCN与CO协同作用的结果,HCN对腈纶毛线燃烧烟气毒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属麻醉性毒害;阻燃PVC电缆槽盒燃烧烟气毒性是HCl与CO协同作用的结果,HCl对阻燃PVC电缆槽盒燃烧烟气毒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属刺激性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