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是包括了本体论、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在内的完整的世界观体系,它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过程看,马克思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是包括了本体论、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在内的完整的世界观体系,它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过程看,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是在其思想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才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才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本文中是从马克思的历史观的发展阶段来理解他的思想的。马克思在历史观上是坚持人道主义历史观还是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科学理解马克思的思想不仅仅要看其说了什么,而且要看其做了什么。在本文中,以马克思历史观发展的实际进程来说明,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的“费尔巴哈派”阶段上,存在着人道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双重因素,而人道主义的历史观占有主导地位。1845年,马克思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而创立了“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就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不是人道主义而是历史唯物主义。
其他文献
戒律为佛教经、律、论三藏之一,对于维持正法久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以持守佛教戒律为主要特色的中国律宗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至近代逐渐衰落。面对佛教的衰败、戒律的松弛、
本篇论文以探讨知识体系的界限和根据为起点,以揭示“生活世界”这一本源的生存论境域为目标;而“事实世界”指的知识体系的根本特征、本质逻辑。对于马克思、康德和维特根斯坦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无论是社会还是人,都必须谋求发展,把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现阶段社会的发展,其根本的目的是追求和实践人的全
个人、政府与社会三者历来是每一个哲学家所必须处理的问题,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皆是如此。当然,洛克也不例外。所以本篇论文着力于讨论的就是洛克政治哲学思想之中关于个人、政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提出是马克思以其实践唯物主义的精神特质吸收、整合、批判、改造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自由主义作为一个话题也逐渐进入中国思想文化的话语空间。自由主义的内在价值被人们认识,它的精神和内涵的普世性也
黄枬森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他长期致力于哲学的科学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形态、科学体系的现代化,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