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原油的生产过程中,随着原油性质、体系温度和压力以及生产制度的改变会导致沥青质在井筒中沉积,随着生产的进行,沥青质沉积会造成井筒堵塞,甚至井筒堵死,油井报废。目前油田工作者无法准确掌握油井沥青质在井筒中的沉积速度、厚度以及沉积位置,不能制定有效的清除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在研究沥青质沉积机理的基础上,进行沥青质沉积的影响因素研究,建立了沥青质沉积动态预测模型,并研制了快速高效的新型沥青质溶剂。本论文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沥青质分子结构非常复杂,通过自身缔合作用形成小颗粒,再经过沉淀、聚集成大颗粒、最后吸附在井筒壁面上,完成沥青质的沉积整个过程。沥青质沉积速度、位置主要由原油性质、体系温度和压力以及生产制度决定。(2)通过对哈拉哈塘X区块三口油井原油的性质分析表明,三口井油样均为中质油,沥青质含量4.45%~6.32%;重质含量高,C7+组分占95%以上;原油构成复杂,含有大量羟基、氨基、竣基、羰基以及芳香环、稠环等基团,易导致沥青质的聚集与沉淀;油样流动性与油样中沥青质含量存在负相关性。(3)哈拉哈塘X区块油井沉积堵塞物的特征研究表明,堵塞物中以板状结构的沥青质沉积物为主,沥青质含量在65%左右;沥青质分子缔合、聚集形成的板状结构相当致密,如在管壁上吸附、沉积,清除难度较大;该堵塞沉积物中含有杂质吸附在沥青质聚集体的表面,这些杂质可能为硫、金属矿物及粘土矿物等。(4)建立了沥青质沉积动态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油井井筒中沥青质沉积速度、厚度和沉积位置。对油井进行沥青质沉积预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气油比越大,沉积位置越深,沉积速度越快,油压越小,沉积位置越深,沉积速度也越快;沥青质含量越高,沉积速度越快;沥青质沉积起始点压力越高,沉积位置越深,沉积速度越快。(5)研制了快速高效的新型沥青质溶剂T-D,最佳配比为主剂:有机物溶剂:渗透剂=60%:25%:15%。对沥青质溶剂T-D进行室内评价,结果表明,溶剂T-D能够有效分散原油中的沥青质颗粒;溶剂T-D与沥青质体积质量比为1~2时,溶解率达到88.8%~93%;溶剂T-D对原油沥青质的抑制率为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