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谷类作物。1998年开始玉米总产量已经超过水稻和小麦,居世界首位。玉米被誉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是因为可加工形成多元产品的总量和潜力是任何一种农作物不能替代的。特别是用于畜牧业、工业、软饮料、胶粘剂、燃料等产品的不断研发,使玉米在国民经济中呈现愈来愈重要的价值。鉴于玉米的重要地位,玉米的研究工作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玉米感染黄曲霉在世界各地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玉米籽粒在收获前后以及在贮藏期间极易受黄曲霉菌的感染,它不仅使玉米品质下降,而且其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是强烈的致癌物质,严重地危害人、畜的安全。开展抗黄曲霉遗传育种工作,探明玉米抗黄曲霉的遗传及机制,进而培育出抗黄曲霉的品种是解决黄曲霉对玉米污染的根本方法。玉米黄曲霉菌抗性主效QTL的定位,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分子水平上的抗性育种奠定了基础,从而为生产上减少黄曲霉菌污染,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本实验用黄曲霉菌对亲本RA(抗病)和M5P(感病)及其分离后代群体F2:3家系进行人工接种,采用分级方法测定抗性,将其分为10级,结合多态性SSR标记对抗病基因进行QTL定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对群体中181个F2:3家系种子进行了黄曲霉菌抗性鉴定,结果显示:整个F2:3群体中,抗性较强(1级至3级)的家系数目为32个,有4个家系不存在任何抗性(8级至10级);48个家系的抗性较弱(5级至8级);93个家系的抗性水平中等(3级至5级),整个群体抗性水平接近正态分布。2.用高抗黄曲霉菌的自交系RA和高感黄曲霉菌的自交系M5P作亲本,从786对SSR分子标记中筛选出扩增效果良好且亲本间表现多态的SSR标记80对,对由抗病亲本RA和感病亲本M5P分离出的F2:3家系的植株进行基因型鉴定,构建了覆盖玉米7条染色体的遗传图谱,总遗传距离为447.27 cM,分子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0.91 cM。3.利用MapQTL5.0软件和区间作图法检测到3个抗黄曲霉的QTLs,分别位于第5、6染色体上,第5号染色体上的QTL在标记umc1155和phi048之间,LOD值为2.0,可以解释表型变异为8.7%。第6号染色体上的2个QTL分别位于标记umc1887、umc2317和mnc0523之间,LOD值达到2.66和3.02,可解释的表性变异分别为9.6%和19.3%,可将LOD值为3.02的QTL视为主效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