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以萘、蒽、芘三种多环芳烃为原料所构成的单一体系中,通过改变反应温度、交联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考察了沥青树脂的合成规律及工艺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由不同参比量的萘、蒽、芘混合构成复杂体系,通过IR和热失重等测试分析,初步探讨了复杂体系中各种多环芳烃对沥青树脂合成及产品性能的影响;为了对萘系沥青树脂基体进行改性,本研究还以聚苯乙烯为改性剂,制备了新型沥青树脂/聚苯乙烯改性树脂材料。通过软化点、残炭值、耐腐蚀性、硬度、溶解性、热失重等测试分析,确定了聚苯乙烯参比量及固化工艺对改性沥青树脂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萘、蒽、芘为原料的单一体系沥青树脂合成中,三种体系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反应温度:140℃、180℃、160℃;交联剂/单体:1.0/1.0;催化剂加入量:5%,而且各种工艺条件对三种单一体系的树脂合成具有相似的影响趋势。在以多种芳烃混合物为原料的复杂体系中,加入反应活性较高的蒽分子,可使B阶树脂的交联程度提高,软化点升高,有机溶剂溶解度降低。加入分子结构较大的芘分子,可使C阶沥青树脂的耐热性能提高,有机溶剂溶解度降低。在合成B阶沥青树脂阶段,多环芳烃的反应活性对合成树脂的性能起主要作用;而在C阶沥青树脂固化阶段,多环芳烃分子的空间尺度对合成树脂的性能起主要作用。聚苯乙烯的加入可使沥青树脂的性能得到改善,在聚苯乙烯参比量为10%时,树脂性能表现最佳。通过测试分析发现,此时基体树脂和改性剂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使得分子间结合紧密。通过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实验得出,聚苯乙烯参比量达10%时,树脂在甲苯中的溶解度可从88.66%降低至78.15%。通过对固化工艺的研究发现,固化温度的升高可使改性树脂材料的硬度提高,但降低材料的耐酸碱腐蚀性;随着固化时间的延长,改性树脂材料的耐酸碱腐蚀性和硬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低温长时间固化不仅有利于树脂分子间结合,还有利于缩聚反应的散热,使改性树脂的结构更加紧密,产品质量提高。改性树脂最佳的固化工艺为120℃下固化20h,此时改性树脂的硬度可达到77.6H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