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情绪调节策略及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的干预效果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lijiquan_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是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并会影响其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目前的很多研究关注的是临床意义上的社交焦虑障碍,并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在干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研究更注重了对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机制的探讨。其中就有对情绪调节策略的机制研究。以往的研究中,验证了情绪调节策略与不良情绪之间的关系,随着研究者越来越关注情绪调节的认知过程以及情绪的社会功能,所以有很多研究关注到了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人际情绪调节策略,并想验证这两者和不良情绪之间的关系。所以本研究的研究一中将探索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人际情绪调节策略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二中选取高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对其进行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并探索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是否可以在改变社交焦虑的同时,改变个体的情绪调节策略。(1)研究一的结果:社交焦虑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自我责难、反刍、灾难化和责难他人呈显著正相关(p<0.01),积极重新评价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p<0.01);灾难化、自我责难和积极重新评价是社交焦虑的有效预测因子;社交焦虑与人际情绪调节策略中的加强积极情绪、观点采择、寻求慰藉、社会模仿这四种人际情绪调节策略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社会模仿是社交焦虑的有效预测因子。(2)研究二的结果:社交焦虑的认知偏差主要有四种,分别为灾难化、自我责难、读心术和贴标签;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社交焦虑;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调节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人际情绪调节策略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1)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自我责难、反刍、灾难化和责难他人)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积极重新评价与社交焦虑呈负相关,人际情绪调节策略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2)灾难化、自我责难、积极重新评价和社会模仿是社交焦虑的有效预测因子;(3)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干预效果;(4)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改变灾难化和自我责难的情绪调节策略。综上所述,本研究验证了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人际情绪调节策略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社交焦虑,并能改善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其他文献
21世纪的教学活动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参与式教学法”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学习能力方面有重要的
情绪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影响着行为主体的活动。尤其是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情绪会极大的影响学生,从而对其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并且社会的发展对大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