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指期货是适应股市风险管理的需求产生的,自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得到非常迅速的发展,很多新兴市场国家也积极发展股指期货,是20世纪发展最成功的期货品种之一。作为一种金融创新,股指期货的产生是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和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它独特的做空机制、交易成本低、流动性高的特点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对股票市场的运行发展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很好的提高了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在与股指期货相关的热点话题中,引起各界广泛兴趣和担心的是开展股指期货是否会对股票现货市场形成冲击,导致股指的剧烈波动。在中国股指期货推出不久之际,研究股指期货的推出是否会加剧股市波动有很重要的意义;而股指期货具体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加剧股市波动的研究也就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可以为中国股指期货的继续发展提供一些观点。本文首先介绍了股指期货,并对其产生和发展过程做了相应的说明。为了研究股指期货对股市波动的影响,本文还阐述了公认的股指期货市场的功能,从而对股指期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在实际的市场发展过程中,股指期货是否能很好的发挥这些功能呢?接着本文对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借助于区分有效市场和非有效市场,得出在有效市场股指期货的推出能够降低股市长期的非理性波动,促进股市的长远发展;但非有效市场拥有资金和信息优势的机构投资者更可能利用期货市场的低成本优势来操控市场从而导致期货价格失真,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会受到影响,套期保值者和一般的投机者会处于巨大的风险中。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选择的发达市场代表是美国、英国和日本的股指期货,它们的市场比较成熟,发展的历史也较久。为了研究的全面,本文还选择了新兴市场的国家代表一香港、台湾和韩国,对发展中国家选择了跟中国背景很像的印度。通过采用GARCH和EGARCH模型实证研究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并不必然会增加股市的波动,对一些国家反而能起到降低股市波动的作用。为了更好的研究股指期货的影响,本文还对比分析了各国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股指的走势,得出股指期货的推出并不影响股指的长期走势,最终决定股指的还是宏观经济环境。再通过GARCH类模型研究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场信息效率和波动性的变化,得出股指期货推出后现货市场的信息传递和吸收效率提高,新信息对市场的影响更大而陈旧信息的影响持续性减弱,这长期看来能够稳定现货市场,提高市场的效率。但股指期货推出后可能带来股指波动的非对称性加剧,这也需要各个市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减弱股指期货短期的不利冲击,更好的发挥其长期功能。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股指期货的推出是否会增加股市波动,本文还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及其仿真交易的推出对沪深300指数波动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推出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后现货市场上信息效率没有明显的改善,市场对好、坏消息也更容易过度反应。推出股指期货后现货市场信息传递速度更慢,但对好、坏消息的反应变的理性一点。最后,本文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结合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实际情况,对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股指期货的不适当发展会带来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正确的发展股指期货会有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也促进股市的健康成长。中国现在的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很多方面还准备的不够充分,为更好的发挥股指期货完善市场、促进股市长远发展的功能,还需要继续完善、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减少市场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各项操作有法可依;强化监管和期货业协会的职能,倡导自律管理;更好的引导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培育具有长期投资这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引导市场整体的投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