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务接待是国内党政机关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政务性工作,对推动和促进经济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八大以后,随着“八项规定”的出台,对公务接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基层政府作为组织机构的最底层,在改革的浪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效十分明显:接待体量减少了、流程规范了、费用减少了。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基层政府由于其特定的地位和环境,也存在了不少改革带来的新问题,比如,部分政策落实难、政策变相执行、政策层层加码、还有公务接待里的“懒政怠政”现象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探索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五章内容:第一部分:论述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进行论述;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提出创新点和不足点。第二部分:介绍公务接待内涵和指导思想;明确有关内涵;介绍党的作风建设理论、廉价政府理论、官僚制理论,阐述公务接待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归纳总结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公务接待相关政策。详细介绍X县公务接待改革前的状况、改革措施和特点、以及改革后的显著成效。第四部分:详细阐述X县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政策落实难、政策变相执行、政策层层加码、“怠政懒政”现象突出;通过对问题的挖掘,追溯问题背后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问题产生的四大原因:政策本身的不完善、执行环境的制约、监督机制不完备、问责制度不成熟,提出完善基层政府公务接待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政策从宏观视角转移至微观视角,将镜头聚焦在基层政府,通过基层政府在执行公务接待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而探索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本人的理论水平十分有限,因此在理论框架部分分析不够深入全面,特别是一些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多数浮于表面。今后将对公务接待的具体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的制度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