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宫颈癌前哨淋巴结识别技术的可行性,及其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并进一步了解宫颈癌的淋巴引流途径和前哨淋巴结的分布,及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部位.评价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CK-19检测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002年5月至2004年3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50例患者中分别应用染料法或联合核素法识别前哨淋巴结.患者在术前15~20小时分别从宫颈肿瘤旁分四点(3,6,9,12点)注射TC99m硫胶体4ml(放射剂量为4mCi),注射后行同位素动态和静态显像,当前哨淋巴结显像明显后,ECT断层扫描定位.术中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美蓝4ml,5分钟后暴露宫颈周围淋巴引流区域,寻找蓝染的淋巴管和淋巴结.术后将蓝染的淋巴结或经γ射线探测仪探测放射性高于本底10~20倍的前哨淋巴结纵行对半切开,一半经液氮冻存后备RT-PCR技术检测CK-19的表达,另一半经甲醛固定后,石蜡包埋,经H E染色病理检测,并行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K-19的表达.将CK-19表达阳性的前哨淋巴结定为微转移检测阳性.所有数据经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识别是可行的,它能够预测盆腔淋巴结的转移.闭孔和髂内区域淋巴结是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最常见的部位.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转移与前哨淋巴结的大小、肿瘤分化和宫颈肌层浸润深度有关,而早期的微转移仅与前哨淋巴结的大小有关.应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K-19判断宫颈癌淋巴结微转移是可行且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