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建立高效的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以12种基因型的大白菜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影响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因素、提高小孢子植株获得率的方法、以及小孢子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基因型大白菜小孢子的成胚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供试的12种基因型大白菜中,共有9种基因型大白菜获得了胚状体,反应范围为75.0%。其中‘陕秋白’产胚量最高,每花蕾产胚54.8个;其次是‘05杂42’,每花蕾产胚38.2个;产胚量最少的是‘06S96’,每花蕾仅产生0.7个胚。2.供体植株的发育状态对小孢子的胚胎发生关系密切。盛花期花蕾的小孢子产胚量最高,分别是初花期和末花期的4.38和15.44倍。3. 4℃低温预处理花蕾1 d能提高‘06杂48’和‘JC-9’的小孢子胚诱导率,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胚产量下降。4.热激处理对小孢子胚胎发生起关键作用。胚状体的诱导以33℃热激1 d为最佳,随着热激时间的延长,胚诱导率下降。5.激素对大白菜小孢子胚胎发生及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培养基中添加0.2 mg/L 6-BA能显著提高小孢子胚的诱导率,而NAA对提高小孢子胚诱导率的作用不明显。6.成苗率与胚胎发育时期密切相关。越接近成熟的胚成苗率越高。子叶型胚及萌发胚成苗率最高,可达62.3%;鱼雷型胚成苗率较低,只有9.2%;心型胚和球型则不成苗。7.培养基琼脂浓度为1.2%时最有利于胚状体成苗。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活性炭有利于小孢子胚成苗。8.培养中激素配比对小孢子胚芽分化有一定的影响。胚状体接种于添加0.1 mg/L GA3的B5培养基中胚芽的分化速度最快,出芽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