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2228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7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7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问为27±1.6个月,1年生存率81.2%,3年生存率26.7%,5年生存率12.7%。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及Log-rank检验显示肝转移灶最大直径、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诊断肝转移时ALP最高值3个因素对其预后影响有显著意义,将这3个预后因素纳入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肝转移时ALP最高值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手术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9±2.7个月,1年生存率93.0%,3年生存率31.296;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22±5.9个月,1年生存率65.9%,3年生存率24.7%;局部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7±1.6个月,1年生存率10096,3年生存率42.9%,全组3种治疗方式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对手术切除组和化疗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局部治疗组和手术组之间,局部治疗组和化疗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肝转移灶最大直径、原发病灶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肝转移时最高ALP值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肝转移灶最大直径越小、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肝转移时最高ALP值正常的患者预后越好;手术切除联合化疗目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案,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主基二元法理论对三级医院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进行界定,建立一套更加合理、全面的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医院管理者进行科学、高效的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
目的: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变化情况,测定各组,各时间点Bcl-2、Bax表达水平及凋亡率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NGF的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作用。方
目的通过对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面对重大疫情时的心理变化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现状和心理需求以及影响其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旨在降低感染性疾病科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apelin水平的变化与正常孕妇进行比较,探讨apelin在子痫前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子痫前期病因学研究提供新线索。   方法:  
目的:通过检测早产及足月孕妇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同时在临产前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真菌及一般细菌病
目的通过吸入薰衣草、依兰2种精油观察其对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并结合嗅觉缺失组探讨精油调节血压的作用途径及其可能机制,寻找新的降低血压的物质和作用途径,为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