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肺结核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的营养及营养风险发生状况、免疫水平和生活质量;2)探讨强化饮食教育对肺结核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的营养及营养风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3)分析强化饮食教育对肺结核合并糖代谢紊乱者营养、血清营养指标和免疫检测指标(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结核防治院)住院治疗的152例肺结核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6例。两组的治疗方案均一致,采取不同的饮食教育干预方案,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教育基础上进行强化饮食教育,研究干预时间为3个月。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评估营养风险、血清营养指标、Th1/Th2细胞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分析两种干预方法对结核病并发糖代谢异常患者营养、免疫和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该医院职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健康人40例,抽取血样用于细胞因子的比较研究。结果:1)基线数据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状态、营养和营养风险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不同年龄、治疗情况和居住地址方面,营养风险发生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血清营养指标中白蛋白存在差异(P<0.05);除淋巴细胞外,不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与血清营养学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程和家庭月收入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存在差异(P<0.05);3)干预前两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白蛋白、血红蛋白均降低,其检出率分别为(55.92%、55.92%、55.26%)生活质量较全国常模水平低(P<0.05),Th1/Th2细胞因子中IL-4表达水平与健康人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TNF-α、IL-10、IL-6和IL-2表达水平与健康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NF-α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IL-4、IL-2和IL-6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Th1/Th2细胞因子和生活质量改善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代谢紊乱的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强化饮食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发生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Th1/Th2细胞因子重新恢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