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P微阵列技术在自然流产和胎儿神经系统异常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hu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SNP微阵列技术在自然流产胚胎、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的应用价值及染色体异常与自然流产、胎儿神经系统异常的关系。对象与方法收集自然流产样本120例,用SNP微阵列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并以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验证SNP微阵列技术检测结果为16/22号染色体三体及其相关嵌合体的可靠性;分析流产胚胎核型异常与年龄、流产次数及环境等的关系。收集彩超及核磁共振检测胎儿神经系统异常的羊水标本及流产物样本共40例用SNP微阵列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并对其中的32例羊水样本进行传统核型分析。结果120例自然流产物检测成功率为100%,共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样本70例(58.3%)。其中42例染色体数目异常(35%),16例染色体结构异常(13.3%)。嵌合体12例(10%)。42例染色体数目异常中非整倍体40例(45,X所占比例最高),2例三倍体。16例染色体结构异常中致病性明确结构异常9例所涉及缺失/重复片段在309Kb-40Mb之间,含有大量功能致病性基因,其中涉及到1p36微缺失综合征、8p23.1综合征、Timothy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这些致病性基因、微缺失重复综合征会造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心脏异常等多器官畸形造成胚胎自然流产。FISH技术验证的16/22号三体与SNP微阵列技术结果一致,验证的16/22号三体嵌合体的比例虽然低于SNP微阵列技术,但都可以确定为嵌合体,临床意义是一致的。数据统计发现高年龄组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率显著高于低年龄组(P<0.05)。但初次流产与复发性流产染色体异常率无显著差异(P>0.05)。40例胎儿神经系统异常检测成功率100%,同时做核型分析的32例羊水样本,31例培养成功(96.9%)。其中染色体异常7例(17.5%),其中数目异常2例(5%),结构异常5例(12.5%),在这5例结构异常中涉及Emanuelsyndrome(ES)、Wolf-Hirschhorn syndrome(WHS)和16p13.11微缺失综合征,这些综合征均与神经认知、生长发育等有关。核型分析和SNP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共同检测的32例羊水样本中,核型分析只检测到2例数目异常,而SNP染色体微阵列技术除检测出该2例数目异常外,还分别在侧脑室增宽和脑积水病例中检测出2例染色体结构异常,在8例流产物中检测到3例染色体结构异常。结论染色体异常是造成自然流产最主要的原因,主要为数目异常,结构异常所占比例少。高龄孕妇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率高于低龄组,初次流产与复发性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率无显著差异。染色体结构异常尤其是基因拷贝数的变化(CNV)与胎儿神经系统异常密切相关。SNP微阵列技术与传统核型相比不仅能检测出染色体数目异常、大片断的结构异常,还能检测出微小的缺失重复,提高了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有助于全面了解自然流产、胎儿神经系统异常病例的染色体异常状况,对病因诊断和指导再次生育评估风险,减少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儿的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极度严重的肺血管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肺血管阻力增加和肺血管改建,肺动脉压力升高,最终导致右心衰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胰岛素抵抗,是指外周组织及器官,主要是骨骼肌、脂肪组织及肝脏,对生理水平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应性低于正常的效应。因而正常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在不同疾病状态
近年来,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长,交通安全和效率已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车辆自组织网络将通信技术应用于交通环境中,为实现智能信息化提供数据传输平台,已逐渐成
期刊
三维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能够获得场景的三维信息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线阵SAR系统和圆周SAR系统是现今最受关注的两种新体制三维SAR成像系统。对于线阵SAR,其优点是具有
信息安全问题已关涉到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安全的层面。而漏洞是引发信息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大量的漏洞信息造成了严重信息过载,如何从这些漏洞数据中发现有
期刊
期刊
期刊
GPS通信系统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通信系统,特别是在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之后,众多的智能手持设备也都加入了GPS功能。虽然是被广泛使用,但某些功能仍然还存在着应用不稳定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