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偏氟乙烯(PVDF)膜具有通量高、疏水性强、孔结构及孔径分布易于控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工业生产中常使用聚酯(PET)无纺布作为PVDF膜的支撑材料,以增强PVDF膜的机械强度。但PET分子缺乏强极性基团且纤维表面光滑,导致其与PVDF膜间的界面粘合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PVDF膜从PET表面局部剥落的现象,PVDF膜的使用因此受到极大影响。本文分别采用砂纸打磨、化学处理和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等方法对PET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和操作条件对PET表面性能及PVDF/PET间的界面粘合性的影响。用扫描电镜、粗糙度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接触角仪等测试表征PET无纺布的表面性能,用180°剥离强度表征PVDF/PET的界面粘合性。研究表明,三种PET表面改性方法均可有效提高PVDF/PET的界面粘合性,其中砂纸打磨法可使剥离强度提高2.6倍,化学处理法可使剥离强度提高67.6%,偶联剂表面改性法可使剥离强度提高71.1%。对界面增强机制的研究发现:砂纸打磨法使得PVDF/PET界面间的机械锁合增强;化学处理令PET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多,粗糙度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和机械合力均增强;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后,PET表面接枝了交联程度较高的硅醇分子链,使得PET表面粗糙度增大,润湿性提高,含氧官能团增多,界面间的机械合力和化学结合力增强,同时,界面柔性变形层可有效抵御剥离内应力。上述PET表面改性方法均未对PVDF膜的分离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论文考察了凝固浴温度、铸膜液温度和聚合物含量等制膜条件对PVDF/PET膜剥离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与PET增强体表面改性相比,膜(基体)表面结构对界面粘合性的影响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