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金融管制上,世界各国开始逐渐放松掌控的力度,加上现代化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持续创新,导致区域性乃至于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频发,加上受到信贷危机、债务危机及美国的次货危机等事件的影响,银行业面临着的各类风险,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而怎样在新经济形式下对银行实施全方位有效的监管,是世界各国需共同研究的一个问题。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有绝对优势和重要地位,是推动金融改革的重点,但其金融产品较少得到创新,竞争性较弱,混业经营的程度较低,在应对国际经融的严峻形势中,政府采取什么监管手段与监管机制实施有效的监管,同时持续提高银行的运作效率与降低银行的运营风险,完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已成为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所以说,政府如何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有效的监管,是确保国有商业银行安全运营与推动政府金融改革的关键。本文通过借鉴前人研究对国有商业银行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和国有商业银行政府监管必要性等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分析国有商业银行政府监管的现状及当前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监管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府监管的主体、依据、内容、方法、程序等现状及存在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监管职能重复配置、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内容缺乏系统性、监管的方法及手段相对单一等问题,提出加强国有商业银行政府监管的对策,通过强化政府金融服务职能、理顺国有商业银行政府监管关系、协调政府监管机制、丰富政府监管内容、创新政府监管手段与方法等手段,形成监管主体与客体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有效的防范与化解风险,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