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2>FeB<,2>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ningwin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等实验手段系统地研究了Mo2FeB2基金属陶瓷的成分、制备工艺、组织结构和性能等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综述了近二十年来Mo2FeB2基金属陶瓷的发展概况和研究进展。总结了金属陶瓷的制备技术;简述了成分及添加剂对Mo2FeB2基金属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总结了Mo2FeB2基金属陶瓷烧结过程中物理化学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简述了晶粒长大抑制剂在细晶粒金属陶瓷中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首先研究了金属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L1和L2液相分别在1085.7℃和1131.0℃时出现;硬质相中的Mo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使晶粒的各向异性不断加剧。对Mo2FeB2基金属陶瓷的真空烧结工艺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得到了优化的烧结工艺。研究了化学成分对Mo2FeB2基金属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实验结论:碳的加入量为0.5wt%时,既能消除试料中的氧及氧化物杂质,而且没有碳残留;Cr含量为10wt%时,材料具有较佳的微观组织和较好的强韧性;随着Ni含量的提高,Fe基粘结相逐渐由马氏体转变为奥氏体;当Mo/B原子比为0.89时,金属陶瓷中的Fe2B含量较合适,在降低液相温度的同时,不会严重恶化材料性能。研究了Cr3C2、VC、NbC、TaC对金属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3C2和VC会降低界面润湿性,导致最终烧结体的致密度较低;NbC和TaC在金属陶瓷中分布不均匀,无法抑制个别晶粒的异常长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钢铁工业发展因供水不足而受到严重制约。针对我国钢铁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低、吨钢耗新水量高等现状,开展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已成为钢铁工业可
学位
角毛壳菌(Chaetomium cupreum Ames)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防治真菌,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本文以角毛壳菌(C.cupreum)为研究对象,应用cDNA文库构建、表达序列标签测定
环烯烃共聚物作为一种光学透明材料,具有耐高温、高流比重低、吸水性低、耐化学腐蚀等特点。但由于它的低表面能和非极性等缺点,导致它的粘附性、涂覆性、印刷性和相容性等都比较差。而将极性基团引入到环烯烃共聚物中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因此,本论文将降冰片烯与极性单体(iBu3Al保护的10-十一烯-1-醇,AU)进行共聚,研究了极性单体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及所得共聚物的性能,并合成了羟基功能化聚降冰片烯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