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性克隆及复制子的构建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deaiqing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自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临床病变以黄疸为主。主要暴发于发展中国家。继1988-1989年我国新疆暴发戊型肝炎后,该病在我国开始散在分布。1997年,美国学者Meng等首次在猪血清中分离到戊型肝炎病毒,随后在其他各国也相继报道了猪的戊型肝炎病毒,主要是HEV基因Ⅲ型和Ⅳ型,在我国养猪业以基因型Ⅳ型为主。本实验室检测并分离到的戊型肝炎病毒从属于基因Ⅳ型,相关报道显示,人所感染的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序列与猪的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序列相比,基因Ⅳ型的同源性最高。由于缺乏有效的体外培养系统,对戊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及其转录机制的研究进展相当缓慢。为了打破这一瓶颈,panda等在2000年引入了感染性克隆技术。鉴于以上基础,本实验对在华中地区戊型肝炎阳性病料中的病毒进行了感染性克隆以及复制子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性克隆质粒的构建在已经测通的WH09株HEV的全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将HEV的全长分割成5个片段分别设计引物进行克隆,测序,序列比对正确后将其按照全长基因组的顺序依次连在pCDNA3.1载体上,得到了含有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的重组质粒。(2)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性克隆质粒恢复病毒活性的验证将质粒在末端(载体上)线性化,纯化后转染肝癌细胞PLC/PRF/5,进一步通过RT-PCR方法检测到戊型肝炎病毒能够在细胞中复制三代,且随着复制代数增加其活性也会逐渐消失,通过IFA的方法能够检测到病毒蛋白的表达。(3)戊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子质粒的构建与复制能力的恢复验证在戊型肝炎病毒的全基因组中缺失掉部分结构基因,插入易于检测的外源基因,构建了分别含有外源基因IRES-EGFP、IRES-Luc的复制子,进行验证,含有IRES-EGFP的复制子没能找到发光的细胞,结果显示含有IRES-Luc的复制子经过双荧光素酶的检测能够检测到Luc的表达,对缺失掉ORF1部分的缺失体进行验证发现几乎检测不到Luc的表达,从而证实了Luc的表达依赖复制子本身的自复制能力。(4)复制子细胞系的构建将证实能够表达的复制子HEV-IRES-Luc构建细胞系,使其能够稳定表达,为今后的研究建立平台。
其他文献
土木工程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重要组成,将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到土木工程施工之中,可以在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保证新能源开发以及施工工艺优化质量,可为节能环保新技
在推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号召的当下,植物保护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一步.信息化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可以大幅减少虫害和病害的发生,同时也能更方便地监测植物各项
现阶段,我国制造行业发展迅速,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推进,智能制造企业借助移动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促进了生产系统的集成整合,成本管理成为新的课题.本文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建筑行业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保证建筑的安全系数,提高建筑的审美水平.特别是竞价系统的发展,人们的注意力的架构,呈
我国进入21世纪后,人类对居住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环保节能的理念慢慢的被大众所接受,国家对环保节能也在大力的提倡和支持.但是随着全球大环境的污染造成能源浪费,我国还存
针对消弧线圈在核电站投运的的经验反馈,分析前序机组投运时出现的问题,提出消弧线圈的改造方案以及补偿的方式及其优化.
现如今,我国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内容更加丰富.用户由以往的被动接收信息转变为主动获取信息,消费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新媒体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