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价值取向对群体合作行为的影响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7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Cooperation)是人们在共同完成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亲社会行为,是协作活动的共同目标,有利于个体,也有利于他人的结果的行为或意图。合作也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互动形式,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手段。那么,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是如何进行合作的?合作又会受到那些影响因素?心理学主要从认知、人格特征、动机等方面进行研究。本研究以实验法和问卷法为主,访谈法为辅,从社会动机的角度进行研究社会价值取向对群体合作行为的影响。运用经典的“囚徒困境”两难实验和“群体合作行为问卷”,对28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其中男生118名,女生165人。研究一采用经典的囚徒困境两难范式,运用多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研究二采用合作量表进行研究社会价值取向对群体合作行为的影响。通过研究一和研究二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价值取向的被试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合作取向人群占最多,个体取向人群占居中,竞争取向的人群所占的比例最小,还存在一些价值取向不明的类型。2、不同的价值取向对群体合作行为的影响是显著的,合作取向的人会采取更多的合作行为。3、群体的合作行为不仅受到价值取向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同伴策略的影响,合作策略会诱发更多的合作行为。4、不同性别在群体合作行为中的表现比较复杂,研究一和研究二所得结果一致,即不同性别之间在群体合作行为中没有差异。5、不同专业之间的群体合作行为差异显著,理工科的学生比文史类的学生更善于合作。6、大学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善于合作。
其他文献
在电力网自动控制中 ,采用零线载波通讯设计时 ,为提高载波通讯传输效率 ,设计了零线载波通讯阻断装置。通过实验数据 ,对该装置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设计的理论依据 In t
长期以来,精神分裂症作为主要的重性精神疾病,是精神医学的重大研究课题。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世界范围内成年人口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0%,流行率为3.17‰~7.56‰;我国精
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 AM)是个人对所经历过的生活事件的回忆。根据自传体记忆的具体性——概括性维度,可以将其分成具体记忆、范畴记忆和扩展记忆,后两类统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