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市场环境下涨跌停板股票后市表现的实证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底,随着央行近两年内首次降息计划的公布,中国股市进入了新一轮的“牛市”。由券商带头、基建板块助推、“一带一路”、“自贸区”等概念后程发力,大盘指数从2350点一路飙升至3406点,涨幅接近50%。在看似疯狂的“牛市”中,不少投资者出现了“满仓踏空”甚至是账面亏损,在连续涨停面前望而却步,却在连续跌停里面蒙受损失。  面对涨跌停板制度,市场评价不一。有的投资者认为它限制了交易的充分进行,使得股票价格并不能及时完整地反应市场预期,从而增加了日后交易的波动性;有的投资者则认为它给与市场充分的考虑时间,让投资者在冲动冷却后做出理性投资,合理地降低了股票价格的波动性,保护了投资者利益。  本文在梳理关于涨跌停板制度的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运用中国股票的最新数据,实证研究了涨跌停板股票的后市表现,得出如下结论:  1.总体而言,涨停板股票在涨停后5日的超额收益率大于0,跌停板股票在跌停后5日的超额收益率小于0.简言之,即涨停板股票在首次涨停后会出现持续上涨,而跌停板股票在首次跌停后会出现持续下跌。  2.涨跌停板股票会出现“超额收益率反转”现象,即涨停板股票在涨停后会出现超涨的过度反应,而后又会出现价格回落;跌停板股票则正好相反,先超跌后回升。  3.同一只股票在不同市场环境中出现涨停或跌停现象的后市表现显著不  同。对于涨停股票,“牛市”比“熊市”的超额收益率高;对于跌停而言,“牛市”和“熊市”差别不大,但均与“猴市”有显著差别。  4.行业因素对于涨停板股票的后市表现影响不大,但对于跌停板股票的影响较大,“公共事业类”和“房地产类”公司跌停后的波动比其他行业要小,“金融类”公司跌停后的超额收益率比其他行业要高。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推出以下投资建议:  1.在“牛市”中,应当适当增加已经上涨股票的头寸,因为“牛市”中涨停板股票的行情持续时间较长、超额收益率较大。  2.在板块选择上,应选择“金融类”公司作为逐利板块,选择“公共事业类”公司作为避险板块。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大盘指数波动幅度,将市场环境分为“牛市”、“熊市”和“猴市”,并分别对比分析了三种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涨跌停板股票的后市表现,使得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本文仅研究了收盘时处于涨跌停板状态的股票,而未将盘中发生触板现象,而收盘未保持触板状态的股票纳入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选取上有所欠缺。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软件本地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调用格式、变量的处理规则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对应的实用示例。  关键词:变量;调用;软件;本地化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6-11634-01    1 在软件本地化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相互调用的情况,在调用符号(一般用 %s 表示对字符串型变量的调用,用 d% 表示对数字型变量的调用;此外常见的调用
该文从黄芩叶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葡萄糖醛酸水解酶基因(sbGUS)的全长(Gene Bank登录号KR364726)。该基因全长1584 bp,含有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27个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