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色彩规划与导引模式研究——以哈尔滨为例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ong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彩是人们感知世界的第一视觉要素,色彩是城市的重要特色之一,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基因”之一。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质量、归属感与识别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国外自1845年开始逐步进行了大量的城市色彩的实践与研究,我国各个城市亦逐渐开始开展城市色彩研究,制定城市色彩规划并在城市建设中有所体现。实际中发现我国的城市色彩仍存在色彩趋同与色彩污染等问题,对于城市色彩规划的模式与控制实施引导方式亦不够完善。探寻更具层次性、规范性的城市色彩规划与实践模式并建立更为系统性的城市色彩导引,是本论文关注及研究的重点内容。  论文的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到实践”的方法,在理论层面,首先对国内外城市色彩规划现有成果与相关领域的资料收集整理以提供理论支持,再结合色彩属性、色度学、色彩对比与协调、色彩生理与心理、色彩的文化、色彩地理学等色彩学基本理论,分析城市色彩载体、特性、影响因素等,最终从宏观定位、中观布局、微观设计、实施引导四个层级整合城市色彩规划与导引模式。  在实践层面,对哈尔滨老城区、新区等进行选择性的调研,分析总结上一轮城市色彩实践工作的经验与不足,根据理论研究中归纳的城市色彩规划与导引模式,提出符合哈尔滨特点的城市色彩规划与实践方式,研究制定哈尔滨城市色彩导引,并以手册的形式作为本研究的应用成果,以期为哈尔滨的城市色彩的规划与实施管理提供参考,并对今后的城市色彩规划与实践有所启示。  城市色彩导引研究在我国尚属较新的领域,本文的层级模式整合是在对相关理论的分析研究、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以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逐步总结而成,从完善研究体系和成熟程度上讲,还属于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住宅建设发展迅速,但是住宅建筑的质量的提高却没有达到应有的发展速度,住宅建筑的质量提高有限,房屋品质也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鉴于此,国家推行了住宅性能认定制
当今社会,旅游已逐步成为时兴产业和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于旅游消费需求的欲望也随之迅速膨胀,工作闲暇之余,追求休闲的生活方式已成为现代人身份构建的符码之一。当下为
学位
随着高校扩招和合并热潮的出现,我国高等学校的建设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一时之间各地新建高校、合并大学和大学城相继出现,高校用地以极快的速度在向外扩张。不过,在热潮过后,我
近年来,跨江发展逐步成为南京等国内沿江城市的重要实践课题。论文试图从规划的视角对城市跨江发展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一般演化机制,以及城市跨
珠三角凭借其改革开放先行和毗邻香港两个优势,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环境和世界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不断进行产业积聚、区域内部的体制改革和投资环境建设,已成为
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经济能力的增强以及全民健身的号召深入人心,使得各大中小城市大量兴建各种体育健身馆,但城市中心繁荣地区受地段的限制,要求节约土地、提高建筑容积率。因
在墙承重结构中,墙是第一要素,楼板是第二要素。在勒·柯布西耶提出的米诺体系中,水平方向的楼板是第一要素,承重柱间的空间可以被自由的安排,技术的进步带来平面、立面的自由布置
我国的传统村落大都经历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发展,它们大多依山傍水、人杰地灵,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村落形态和传统的建筑形式。 传统村落是先人建设活动的结晶和地域文
六朝建康是南京史上首次以都城建置且大规模建设的开端,作为国都达320年,始自公元229年至589年止。作为古都之一,虽有悠久历史,但关于其建城状况、空间形态的共识鲜见,本义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