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跨入新阶段,饱受“城市病”困扰的都市居民渴望和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越来越强烈。位于城市周边、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郊野公园成为衔接城市与自然的重要纽带。富有野趣的自然风光、适当的离城距离、日益发达的城市交通以及现阶段我国的节假日的安排使得人们能在都市生活和自然环境之间迅速转换。同时我国各大城市也在进行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郊野公园游憩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对郊野公园游憩评价进行研究在理论上补充郊野公园的游憩研究,在实践上能为郊野公园的营建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游憩质量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文首先对郊野公园游憩发展和郊野公园相关的评价体系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用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选取合适的指标,以层次分析法构建郊野公园游憩评价体系,并以已有的相关研究、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通过专家咨询法反复推敲确定评分标准。最终从空间适游度、设施完备度、环境舒适性、优美度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建立郊野公园游憩评价体系。再向10名资深的专家获取权重意见的数据资料,输入YAAHP软件进行群决策计算,得到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各个因子的权重。结果表明指标层权重最高的依次为游憩空间类型多样性(0.1563)、可游面积适宜性(0.1168)、游憩项目类型多样(0.106)、植被自然度(0.0904)、空气清洁度(0.0777)。郊野公园的游憩特征可以概括为空间感舒适、清洁、野趣。在建立起评价体系并确定指标评分标准后,对上海顾村公园游憩进行评价。按照指标体系内的15个指标,运用旅游学、植物群落学、景观美学、统计学等学科方法,对顾村公园进行调查、分析,并按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调查结果表明,顾村公园游憩空间类型多样性、游憩项目类型多样、设施种类齐全度、水体清洁度得分在最高级别;地形地貌奇特度、地形形态多样性得分在最低级别。顾村公园游憩评价的最后得分为81.5875分,游憩等级为Ⅱ级。调查结果基本体现了顾村公园的游憩特点:游憩活动强度低、游人密度低、环境污染少,环境美景度一般。最后,综合考虑顾村公园评价体系指标调研结果和实地观察,本文从植被、地形、水体、游憩设施种类等方面对顾村公园的建设提出参考性建议。其中植被的营建从生态空间的林相改造出发;地形营建则在开敞性草坪、疏林草地、密林三类绿地基础之上进行;水体营建则通过驳岸的处理提高水体的亲水性;设施的设置应突出生态游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