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内容分为三部分:(1)采用沉淀聚合法分别合成香兰素和双酚A印迹聚合物微球,并探究其印迹识别机理;(2)将光子晶体与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制备出对双酚A具有响应性的印迹水凝胶膜;(3)将超顺磁性纳米磁珠、介孔硅和温度敏感材料相结合制备出对温度敏感的超顺磁性介孔硅微球,并初步探究其作为纳米容器的装载与释放性能;具体如下:以香兰素(Vanillin)为模板、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一种新型的对Vanillin有特异识别功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s)。通过UV、FT-IR和1HNMR光谱法研究模板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识别机理,采用扫描电镜(SEM)考察MIPs表面形态,通过平衡和等温吸附实验对MIPs和非分子印迹微球(NIPs)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AA与Vanillin之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MIPs具有表面光滑的规则球状结构,MIPs对Vanillin的吸附和识别能力远高于NIPs,并且在120min后达到吸附平衡状态,Scatchard分析表明在MIPs上形成了均匀的对Vanillin有特异性吸附能力的结合位点,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和平衡离解常数(Kd)分别为7.357 μmnol/g和4.243×10-5 mol/L;选择性分离、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P-SPE)和HPLC实验分析表明,MIPs对Vanillin具有很好的分离和富集能力。以双酚A(BPA)分子为模板,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BPA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s)。通过UV和FT-IR光谱考察BPA与4-VP相互作用机理,SEM观察MIPs的表观形态;结果表明BPA和4-VP之间形成了氢键并且以1:2的比例相结合,MIPs表面光滑呈球状。吸附实验显示MIPs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吸附能力远高于NIPs。对吸附曲线进行Scatchard分析,在MIPs上形成了均匀的BPA吸附位点,其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和平衡离解常数(Kd)分别为28.83 μmol/g和0.3112 μmol/L。固相萃取(SPE)分析表明MIPs对BPA具有较高选择性和吸附容量,可以用于分离、富集和检测复杂食品样品中的BPA。以光子晶体和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制备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响应速度快的分子印迹光子晶体水凝胶膜(MIH)。该MIH以BPA为模板分子,MAA为功能单体,EGDMA为交联剂,在紫外光下进行聚合。用SEM考察MIH表面特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探究MIH对模板分子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MIH形成了有序的三维(3-D)网状且相互贯通的孔洞结构;同时MIH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当BPA磷酸盐缓冲液浓度从10-15 mol/L增大到10-6mol-L时,MIH的布拉格衍射峰从597 nm移动到569 nm处;而在不同浓度BPA类似物(四溴双酚A)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基本上没有移动,非分子印迹光子晶体水凝胶膜(NIH)浸在不同浓度BPA磷酸盐缓冲液中,其布拉格衍射峰也基本上没有移动。以Fe304纳米粒为核、介孔硅为中间夹层和热敏感材料(PNIPAAm)为壳制备一种新型热磁双重响应的介孔硅微球(M-MSNs-PNIPAAm)。采用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A)、N2吸附-脱附曲线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304纳米粒被成功包覆在介孔硅微球中,通过聚合反应将PNIPAAm嫁接到介孔硅微球的表面;制得的M-MSNs-PNIPAAm具有超顺磁性、比表面积大、介孔孔径大、介孔容积高等优点;以槐定碱为模板分子考察M-MSNs-PNIPAAm的装载与控释性能,实验证明嫁接在M-MSNs表面的PNIPAAm可以有效的控制槐定碱的释放。M-MSNs-PNIPAAm提供了一种用于药物装载、靶向输送及控制释放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