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觉力理论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成果已经被提出了半个多世纪,在这半个多世纪中,知觉力理论被不断发展、扩充和完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开始涌现,以“力”做为建筑空间设计方法论的案例越来越多,几乎成为建筑艺术领域的常用手段。通过学习和研究,知觉力理论有着自身的缺陷性和不足:首先,以现象学为基础的理论研究缺乏实际空间中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经常是在若干环境因素成为定量的前提下推理出的成果,而现实空间中,条件和因素都是变量,成果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存在变数。其次,就单个空间说现象是有局限性的。环境都是以空间序列的形式出现的,知觉力理论的成果如何应用到具有时间变量的空间序列中,值得研究和分析;再次,传统的知觉力理论比较机械,缺乏情绪维度、文化维度和时代特征维度的思考,难以与实际空间设计接轨。基于以上考虑,作者提出了对知觉力与空间设计实践的“再思考”。第二章节对知觉力概念的学习和研究,提出了知觉力理论可以有更广阔的概念维度;第三章知觉力与空间环境关系分析,通过理论的陈述和概念的研究,从静态的、单一的空间与知觉力理论的关系发展为在空间序列下讨论“力”的过程,将二维图形理论推向了三维空间现象;第四章知觉力与空间设计方法的应用分析,在讨论了行为和设计空间的关系后,尝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关于“力”的设计手段。作者试图通过这一过程,扩展传统的知觉力理论的覆盖面,并且将二维理论模型最终运用于三维空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