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世界船舶工业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中国船舶工业要想大跨度地发展并进入世界造船强国,除了转换体制机制外,更需研究借鉴国外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先进造船技术,通过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本公司是90年代末开始建设的我国目前最大的造船企业,它具有现代造船体制,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较好的推行信息化基础。公司信息化道路走了一条在引进国外造船软件基础上坚持走“自主研发,自主实施”的道路,本文所涉及的生产管理系统就是基于此种背景而产生的。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造船业生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了现代精益生产理论和国内外系统的经验,结合中国造船实际,提出了建立有自主产权的现代造船生产管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公司目前积极推行的现代企业造船模式,完善企业业务上已建立的大中小计划体系,将业务模型重新流程再造,开发完备的现代造船生产管理系统,形成拉动式、后道拉动前道计划体系。主要开发线表模块、主计划模块、搭载计划模块、中日程计划模块、工作包模块、部门计划模块,及实绩反馈和负荷模块。2.建立工作包、派工单为核心的任务模式,通过系统收集出勤、作业工时与物量的信息,形成日报制度,通过对不同工种每日工时、公司工时物量收集形成公司及时、准确,科学、规范的数据管理链。3.根据各阶段的工作计划,开发负荷模块,主要对于公司关键设施(船坞),各部门生产能力对比计划,形成负荷曲线,能及时评估和调整计划。4.运用微软面向服务架构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的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技术构建新的造船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可运用于各种异构架构,为今后企业面向服务的应用系统开发和整合提供基础和经验。通过此系统的运用,可以提高计划可控性,统一协调大节点计划,中、小日程计划,形成大中小计划层层约束的拉动式计划体系。通过各级计划的负荷分析,平衡人力能力资源、设备资源、场地资源,能实现建造人力工时的一级管理。能提高设备利用率,使坞期缩短,缩短造船周期,保持信息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精确的统计数据有利于质量提高和成本控制。通过严密精细的生产日程计划系统,可以对每日对作业班组、场地、设备及物资等方面做预先安排。实现与现代造船模式相匹配的计划管理与工作流程控制。实现模拟、分析计划进程,对人力、设施进行资源平衡,逐步使我国造船业从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